高宏真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吟誦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104—01
古典文學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生命的絕唱,也是我們百讀不厭的精神食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大膽開展古詩詞教學,從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對于開展古詩詞教學而言,其中最難的就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吟詠以及注重詩歌整體的節(jié)奏感以及音律感。詩歌中優(yōu)美的韻律對于學生學習具有很大的意義,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為此,筆者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分析,探討了應該如何進行古詩詞教學。
一、 在初讀中感受音韻
詩歌可謂是我國古典文學長廊中一道美麗的風景,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在于詩歌的韻律,詩人在作詞、詩的過程中比較注重揣摩文字,同時也注重練字、練意,且注重詩歌整體的節(jié)奏感以及音律感,這也是古典詩詞具有的獨特魅力,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以及學習。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感受詩詞的音律美,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學習的熱情。如,在教學《春曉》這一課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边@首詩中,整齊的句式,每句十個字,詩律的美不得不讓人贊嘆古人在練字方面的講究。整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成就了古典詩歌史上的經(jīng)典,從這可以看出古人在表達的過程中是如何講究格律之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初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詩的音韻美。在課堂上,筆者通過讓學生朗讀這首詩,使學生對這首詩有整體的感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自主朗讀,并且在讀的過程中讀準字音。當然也可以適當改變并且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方式,如齊讀、范讀、領讀等,主要是要求學生在語言層面上了解這首詩。需要注意的是,正確的停頓以及富有節(jié)奏的朗讀能夠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在講解時,教師還應該重視講解詩的押韻以及平仄,從而讓學生在朗讀中讀出詩歌的音律美。
二、 在誦讀中讀出意境
古詩詞字字珠璣,句句有情,最能體現(xiàn)語言文字的音律美。因此,最簡單的就是在誦讀中讀出感情,在抑揚頓挫或者是輕重舒緩中讀出古詩詞的意境。首先,應該把握好節(jié)奏。古詩詞誦讀在劃分節(jié)奏時,通常有兩種依據(jù):一個是按語意劃分,一個是按音節(jié)劃分。通常情況下,詩歌主要是按照音節(jié)劃分比較多。其次,還應該注意語調(diào)。語調(diào)主要指的是語言環(huán)境、思想感情的不同,又或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情感的效果在聲音上表現(xiàn)出的升或降。因此,在誦讀時,教師應該讓學生掌握并且根據(jù)內(nèi)容來處理語調(diào),從而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最后,還應該重視重音。重音處理得好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高音顯得響亮,并且表示的是喜悅、興奮的情感;低音主要表達的是悲哀、憂傷的情感。因此,筆者認為,在誦讀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誦讀出對詩歌的感覺,并且回味詩歌的意境,體會詩歌的韻味,從而讓學生感悟到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以及思想美,從而引起學生與作者的共鳴。如,在教學《贈汪倫》這首詩時,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緊接著用“不及”兩個字筆峰一轉,通過運用比較的手法將看不見的情誼化成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作者的那份真摯的友情。然后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誦讀中讀出情感。
三、 在吟詠中悟出情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边@句話告訴了我們誦讀的重要性。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把握吟詠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多種吟誦的方法增加學生的知識,讓學生在讀中受到啟發(fā)以及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感,進而陶冶情操。如,在教學《絕句》這首詩時,整首詩簡短的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對仗”更加了解,教師讀“黃鸝”,學生就讀“白鷺”;或者是教師讀“兩個黃鸝”,學生就讀“一行白鷺”。這樣一來,學生在吟詠中就理解了對仗的含義。又比如,在教學《石灰吟》這首詩之后,教師給學生翻譯整首詩的含義,學生也懂得了這首詩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用石灰作比喻,抒發(fā)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以及不同流合污的情感。因此,學生應反復朗讀詩句,吟出情感,從而走進詩歌王國。
總之,古詩詞教學的精髓就是誦讀,因此,教師也應重視這一點,打好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基礎,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能力。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