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殿君
【關鍵詞】 化學教學;建模思維;學習困境;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7—0088—01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把教授教材知識和解題技能作為教學目的的現(xiàn)象,而對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卻不夠重視。長此以往,陷入學習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維方法的靈活應用方面不夠透徹。如果構建一個思維模型,學生就可以解決某一類型的問題;如果構建若干個思維模型,學生就可以觸類旁通、靈活自如地突破學習的困境。
一、學習中常見的困境
1.心態(tài)方面。心態(tài)是突破學習困境的關鍵。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往往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2.能力方面。在相同的條件下,解答同一道試題,我只需要十分鐘,而你可能花費一個小時。因此,往往陷入因無思維方法可應用的困境。
3.課堂方面。邊聽講邊做好筆記。但一味地記課堂筆記,而沒有區(qū)分重點和不懂之處,使整個課堂陷入緊張而忙碌的困境。
4.自學方面。整節(jié)課是面對所有學生的。但是根據(jù)個人具體掌握的情況沒有及時調整自學計劃,將陷入一知半解的困境。
5.解題方面。適當?shù)木毩暿潜夭豢缮俚?,但是遨游于題海之中,卻使自己陷入一片茫然的困境。
二、引入建模思維,突破學習困境
建模思維是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和認知方法。它借助于物質模型和理想模型,將化學概念、原理、反應類型和反應規(guī)律,甚至數(shù)學表達式等構建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模型。學生通過模型認知,樹立模型意識,體會模型價值,并應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解模。最終逐漸將模型固化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此突破化學學習的困境。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構建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模型
近幾年高考中以“儲氫電池”、“高鐵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作為命題背景,考查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難度偏大。很多學生在書寫電極反應式時,存在思路不清、無從下手的困境。
1.鋅—高鐵酸鉀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寫出放電時的正、負極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解析:A.列物質,標得失負極:Zn-2e-→Zn2+正極:FeO42-+3e-→Fe(OH)3
B.看環(huán)境,配守恒。由于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所以需要OH-參加負極反應,即
負極:3Zn-6e-+6OH-=3Zn(OH)3
則正極反應需要H2O參加,即
2FeO42-+6e-+8H2O=2Fe(OH)3+10OH-
C.兩式加,驗總式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評價:由于電化學理論知識抽象難懂,構建電化學的思維建模,可以使繁復的思維形態(tài)或方法更簡約化。
案例二 構建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模型
相對于比較零散的金屬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學生總陷入無法有效地歸納出隱藏在其中的化學原理、化學思維方法以及化學規(guī)律的困境。為了突破其學習困境,引入以建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法訓練,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和高效性,進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2.已知Be與AL的性質相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鈹遇冷水劇烈反應
B.氧化鈹?shù)幕瘜W式為Be2O3
C.Be(OH)2能與NaOH溶液反應
D.BeCL2溶液顯中性
解析:回顧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相互轉化關系。
從上述思維導圖可知:Al、Al2O3和Al(OH)3既可以與強酸反應,又可以與強堿反應。將鋁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脈絡拓展到整個元素周期表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金屬鈹和鋁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對角線位置,性質具有相似性。可得:
A.Be與Al的性質相似,Al與冷水不反應,故Be與冷水不反應;
B.Be的化合價為+2,故氧化物化學式為BeO;
C.Be(OH)2與AL(OH)3的性質相似,故Be(OH)2能與NaOH溶液反應;
D.BeCl2與ALCl3相似,BeCl2的水溶液呈酸性,故BeCl2水溶液顯酸性。
建模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 更是一種重要的認識工具。它在解決化學問題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對化學信息的提煉和概括,對化學概念、物質性質和反應實質的理解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科學梳理,使之系統(tǒng)化。將建模思維有機地滲透到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并靈活運用,可以有效地突破學習的困境,提升化學學科素養(yǎng)。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