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玲
摘 要: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迅速崛起,網絡和信息技術被運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同樣也被引入了小學語文課堂,這樣做的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希望通過將信息技術手段與小學語文課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積累能力。本文探討了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上的優(yōu)勢、小學語文課堂運用計算機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 優(yōu)化課堂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是語文教學跟隨時代發(fā)展,彌補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不足的一種方式。信息技術不僅能夠讓教材中的內容更加立體的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而且提升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一些抽象的問題變得具體,最大程度的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邏輯能力都有極大的意義和作用。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上的優(yōu)勢
1.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文字的學習和課文的朗讀無疑是所占比重最大的,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教育手法來進行授課,不僅課堂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還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還處于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活潑好動,在課堂中很難集中一整節(jié)課的注意力,如果教師的授課內容枯燥的話,學生會更加覺得無聊,從而導致語文成績下降。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可以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授課內容,這也符合低年級段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畢竟他們對于抽象的實物和文字的敏感程度不如視頻和圖片的敏感程度高,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加熟悉信息技術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2.極大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對語文知識詳細的講解,學生在臺下或聚精會神的聽或埋頭記筆記,學生學習累,教師教學更累,在師生俱疲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也還是差強人意,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單調、枯燥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就十分必要,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而且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1.加強信息技術教學設備的建設
要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就必須確保信息技術設備的完善,這是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在一定程度上,硬件設施是否完備決定了信息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須要保證諸如電腦、投影儀等硬件設備可以滿足全體師生的教學需求,并且為教師提供尋找網絡資源的有效、便捷的途徑,讓教師在硬件設備完善、網絡資源豐富的條件下進行語文教學,讓信息技術成為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手段。
2.拓展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
在信息技術手段最初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時,往往是只利用計算機和投影儀來展開教學的,除了運用了多媒體技術,授課的方式基本沒有什么變化。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飛速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多媒體利用的方式已經越來越滯后,對此,小學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必須革新和拓展,如利用社交軟件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或是教師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運用微課進行集中的指導和解答,讓學生加深印象等,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進行拓展和補充,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法人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例如,在小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柳樹醒了》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課間為學生們播放關于柳樹的圖片,這樣不僅更加利于學生對格紋的直觀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根據(jù)學生實際同步更新改進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手段無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教師,因此,首先要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就必須對一部分年紀較大或不熟悉網絡技術運用的教師進行集中的培訓,讓這部分教師可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使用的頻率。其次,教師在對網絡資源的篩選時必須結合自身的教學特性和教學進度,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優(yōu)化和改良,確保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和課堂高度契合,不讓學生產生“水土不服”的情況。第三,因材施教不僅要在傳統(tǒng)課堂上運用還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靈活運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信息技術教學下的語文課堂里都能快速掌握并強化所學知識。只有這樣,信息技術才能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信息技術才可以更好的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
4.信息技術要與傳統(tǒng)教學互為補充
傳統(tǒng)教學固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不可否認,傳統(tǒng)課堂有信息技術也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教育要互相結合,優(yōu)勢互補,教學要講究實效,對于可以簡單講解的內容就不需要用多媒體來教學,而像函數(shù)或立體圖形等就必須要用多媒體手段教學,讓學生學習語文時更加直觀。讓新興的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結合,優(yōu)勢互補,比單一的使用一種教學方式更加高效。但是,無論是信息技手段還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都是一種教學的形式或手段,最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探討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技術的使用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使用,可以讓語文知識更加生動,更加具體,讓學生直觀的窺見語文知識的核心。但是,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教師對信息技術手段的不熟悉或過度依賴都是對信息技術手段的不合理運用,要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課堂就必須對信息技術手段正確認識并正確運用,讓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麗靜.信息化技術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2012(01):60.
[2]王翠萍.運用信息化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管理[J].吉林教育,2012(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