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雪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構建,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和社會的建設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新課程改革在全國順利進行。學習歷史的真實目的是指導學生“以史為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高中作為歷史教育教學的關鍵階段,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和歷史使命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學科,在整個教學體系中作用巨大,教師的使命崇高。本文據(jù)此做了必要的闡述,對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育教學 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
歷史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積淀,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一些自古流傳下來的價值觀念,對于學生社會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高中歷史教學階段,這一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在歷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科品格和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綜合表現(xiàn)。具體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這些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生作為新一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他們的價值觀念以及社會責任感關系著自身以及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關鍵的問題。
重視在教學計劃中規(guī)劃價值觀念的教育。高中歷史教學并不是讓學生簡單的了解幾千年或是幾百年之前發(fā)生的歷史故事,而是讓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且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才是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說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學生的某些價值觀念以及態(tài)度是不正確的,很多甚至出現(xiàn)了極端的現(xiàn)象,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因此要將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提到教學日程上來,因為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也曾經(jīng)提倡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但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最終都是無疾而終,所以說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應該在教學計劃中涉及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問題,將這一計劃融入到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既不會讓學生的學習顯得刻板枯燥又能夠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念以及價值觀念。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學目標之一。比如,在學習《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時候,一方面帶領學生認識一下古代中國的一些政治特點以及制度,感受當時的年代文化,同時也要讓學生真正的對這種古代政治制度進行學習和感悟,讓學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能學生通過學習也會感受到古代政治制度的落后與專制,同時感受到現(xiàn)代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福利。讓學生有最終的價值觀念的認知才是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說教師也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成為歷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強化在具體歷史教學中滲透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歷史教學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會反映一些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的利用好這些歷史案例,從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這些學習內容和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產生相關的聯(lián)系。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fā)揮教材內容的重要性,不能讓學生只是走馬觀花的學習,而是需要真正的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對自身觀念的形成產生影響。高中生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史實以及歷史人物的影響,跟隨教材內容而發(fā)生情緒上的改變,讓學生從情感方面認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以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歷史事件時,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事件的整個過程,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大量的史實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懷,看到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辱而拋頭顱,灑熱血,學生也會受到很大的而影響,對這些革命先烈產生敬仰與崇敬之情,但是更多的會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加意識到自身作為祖國的一員,在當今這個和平的年代里更加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在歷史知識的具體實踐中融入價值觀念培養(yǎng)。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歷史學習還有很多途徑,為了緩解課堂教學的枯燥,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一些圖書館的資源以及歷史影像資料等都是比較不錯的課余學習方式,另外適當?shù)慕M織開展歷史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更大的幫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領學生到歷史遺址去進行參觀,到歷史博物館進行學習考察等,這些實踐活動形式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在開展這些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比如,可以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的學生開展切合實際的歷史實踐活動,如果是南京地區(qū)的學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紀念館當中有著很多的歷史資料以及照片記錄了當時的慘狀,那一幕幕血淋淋的事實會深刻的撼動學生的心靈,通過紀念館的所見所聞,學生會對當時的慘案進行想象還原,更加能夠想象到這一事件的惡劣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反侵略的憤怒之情。另外對于河北地區(qū)的學生來說可以對自身所處的歷史文化進行研究,在燕趙大地上也發(fā)生了很多的歷史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信息來進行學習,了解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哪些歷史故事等,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紅色文化之旅,在一些革命圣地進行旅游,訪問一些革命軍人,聽一聽他們口中真實的故事等,在這一過程中也不知不覺的滲透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
要之,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時,應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這不僅對歷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更對學生今后社會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高度重視起來,從各個方面進行滲透,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馬少偉.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科教導刊.2017.2;
[2]吳秀琴.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考試周刊.20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