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芊穎
水墨畫在我國源遠流長,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們傳統(tǒng)藝術文化中的國粹。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水墨畫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實踐水墨畫的教學呢?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于教師來說,首先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水墨畫教學的理念,樹立現(xiàn)代水墨畫教學新理念。教師要對于水墨畫教學的意義有充分的認識,水墨畫教學的目的不是僅僅為了給小學生傳授基本的畫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小學生在水墨畫的繪畫過程中通過自己直觀的感受和認識來發(fā)展自己的思維水平和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影響教育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水墨畫教學方式,營造一個濃厚的水墨畫學習的氛圍。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等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
傳統(tǒng)水墨畫教學的典型特點是教師用嘴說,學生用耳朵聽,教師做示范,學生來觀察。這是一直以來的小學生水墨畫教學的方式。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傳統(tǒng)保守,教學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這種教授方法過于簡單和單調,很難激發(fā)起小學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我們的小學水墨畫教學也帶來了新的教學手段。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圖文并茂的水墨畫教學,從而把音樂、美術等多種元素都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比如,我之前教學生們怎么畫金魚,導入就引用了《小蝌蚪找媽媽》這部水墨動畫的節(jié)選部分,邊看邊進行描述,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這樣不僅讓小學生感覺到非常有趣,而且還能掌握一定的畫法和技巧。在實際教學中,這樣一下子就提起了孩子們的興趣,讓沉悶的課堂活躍了起來。
注入西化色彩的彩墨畫教學
傳統(tǒng)水墨畫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與西畫相比,傳統(tǒng)水墨的顏色在畫面的視覺張力方面顯得單薄,為此,我們可以將西方繪畫領域中的色彩理論注入兒童水墨教學當中,進而建構兒童水墨的新色彩理論。西方那些強調個人感受的畫派如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畫面表現(xiàn)與水墨的畫面表現(xiàn)有著驚人的相似,兩者的融會貫通在理論上不成問題。傳統(tǒng)水墨由于過分追求畫外之意導致畫面本身的視覺因素貧乏,而水墨以線條和墨塊為形式的造型語言,與西方構成的點、線、面有著某種默契的相通,讓構成進入兒童水墨的領域,進而架構水墨的畫面表現(xiàn)出新形式,使水墨在平面中走向極致,是兒童水墨朝前拓展的一個可能。同時在此過程中,繪畫形式的多樣性為兒童提供了一個充分發(fā)揮想象與創(chuàng)作的空間,可以激發(fā)兒童的學習熱情。
多帶學生參觀學習
多帶著小學生走出校門,到當地的文化局、博物館以及書法協(xié)會等地方參觀,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更加了解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對水墨畫有更深入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寬和豐富了水墨畫教學的內容。我校就曾多次組織學生去參觀畫展,上學期學生們還參加了深圳市寶博會的活動,這樣不但提高了孩子們的審美水平,還開闊了他們的眼界。
采用游戲化的水墨實驗法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水墨畫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以臨摹為主,這種方式久而久之,就會讓小學生不再感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小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形成。因此,為了彌補臨摹方式的不足,在水墨畫教學中可以采取印染法、噴畫法、拓印法、破墨法等多種游戲式的表現(xiàn)方法。這些表現(xiàn)方式能夠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水墨畫的豐富多樣性,改變對水墨畫的印象和認識,更能夠激發(fā)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能力。比如畫樹時,就可以使用潑墨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先畫出樹的枝干,然后再用濃墨畫出各種不同的線條,最后再用淡淡的毛筆在墨線的中間走,這樣就可以繪畫出一幅非常漂亮的水墨畫。這種方式比臨摹更具有游戲性,能夠讓小學生感到非常神奇有趣,從而愿意參與到水墨畫的學習中來。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多媒材介入水墨畫,比如我們學校就讓孩子們把水墨畫不再局限在宣紙上,可以畫在衣服上、扇子上等等,讓多樣化的媒材代替單一的技法訓練同時也能增加兒童的興趣。當然這一前提是堅持水墨的本質——筆墨,筆墨是兒童水墨教學無論怎樣創(chuàng)新的最后底線。
結語
本論文嘗試從小學水墨畫教學要符合新課標對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要求,小學水墨畫教學要體現(xiàn)以善于運用多媒體等技術來創(chuàng)設情境,注入西化色彩的彩墨畫教學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小學水墨畫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以期能夠對小學水墨畫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