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慧
摘要:從近幾年的新聞報道可以看出,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率正在不斷上升,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社會大眾重點關注的問題。出現(xiàn)校園欺凌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當前青少年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社會意識以及觀念的消極影響,使學校成為了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xiàn)平臺。要想從根源治理校園欺凌問題,不僅需要國家教育部門從宏觀的角度實施相關的解決政策,更重要的是從學校教育角度作為治理的著手點。從現(xiàn)代初中學校管理的角度來看,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與學校的管理缺失存在直接聯(lián)系。本文就校園欺凌背后的學校管理缺失以及應對措施展開了一系列的思考。
關鍵詞:校園欺凌;學校管理;應對措施
前言:校園欺凌存在很多種形式,但是從整體分類的角度來看,主要分成肢體接觸和非肢體接觸這兩種類型。盡管這兩種欺凌的形式不同,但是都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初中學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師應該對校園欺凌的內涵以及范圍形成正確的認識,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形式,查找其中存在缺失的部分,并合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優(yōu)質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一、學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與校園欺凌
站在學校的角度來看,學生是其教育主體,學生管理則是整個管理工作體系的核心。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出學校的經(jīng)營水平。學生管理工作不僅僅包括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言行,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實施教育,防止其出現(xiàn)偏差,從而降低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當前,我國很多初中學校所體現(xiàn)出的學生管理缺失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學生管理工作缺乏連貫性,僅僅集中在開學和期末,平時則缺乏必要的管理。另一個方面是很多學校都將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方面,忽略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將工作目標集中在提高升學率,贏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方面,忽視了學習以外的方面對學生實施科學管理。針對這樣的情況,初中學校的管理者應該提高常規(guī)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將一些生活細節(jié)作為管理的著手點,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意識和習慣。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可以用于開展教育的因素,教師應該充分把握這些因素,從思想根本上帶給學生積極的影響。學校應該從管理工作的連貫性以及整體性的角度對學生實施科學的管理。
二、德育管理工作實施不力與校園欺凌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出現(xiàn)校園欺凌事件與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實施不力之間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2]。從古到今,教育應該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從現(xiàn)代初中教育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校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方式,這樣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實際情況。盡管,傳統(tǒng)德育教育從課堂教學、班主任管理以及學生會這三個角度構建德育教育體系。但是,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有效性卻無法得到體現(xiàn)。班主任從規(guī)章制度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使其與實際生活出現(xiàn)脫節(jié)。很多教師會占用德育課堂講解其他考試課程的知識,使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空間變得較小。針對這樣的情況,初中學校可以將隱性和顯性德育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體現(xiàn)德育教育的梯度特點,積極開展實踐活動,使學校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能夠得到有效結合。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包含很多德育元素,在實際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這些元素的載體作用,從而從理論與生活實踐這兩個方面開展德育教育。教師應該對德育課程建立給予高度的重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受德育教育的空間和機會,突出德育課程與其他文化課程平等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
三、校園安全管理體系缺乏健全性與校園欺凌
從安全隱患的來源角度來看,形成校園安全隱患的因素主要來自學校內部和學校外部這兩個層面。校外方面體現(xiàn)在社會層面,來自社會上的一些因素對學生或者教師帶來的危害,要想達到治理這方面的安全隱患的目標,應該從政府以及教育部門的角度建立預警機制。從范圍的角度劃分,學生之間的欺凌屬于學校內部的安全隱患[3]。與校外安全隱患相比,校內的安全隱患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很難被發(fā)現(xiàn)和控制,加之信息時代的到來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多、更快的渠道,一旦某個學校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會在信息化傳播媒介的作用下被社會大眾所知曉,從而將其上升到社會層面。這樣的情況會使學校和涉事學生受到議論,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當前,在很多初中校園中都存在普遍的管理問題,比如,認為規(guī)則就是強硬的管理手段,為學生制定多重懲罰方法,輕視從思想道德角度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忽略生活實踐活動的教育作用等。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應該從制度與德育這兩個方面入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達到安全管理的目標。另外,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應該被細分并落實到每一個教師的身上,使其在教學之余還應該發(fā)揮學科教育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理念。
結論:綜上所述,校園欺凌事件的頻頻發(fā)生離不開學校管理責任的缺失。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的每一件欺凌事件都是一次警鐘。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該通過制度與德育教育這兩個方面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認識到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并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治理和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通過本文對校園欺凌背后的學校管理缺失以及應對措施展開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為促進初中學校管理工作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陽.初中校園欺凌現(xiàn)象及其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9):249+251
[2]何懷金,鐘冬梅,龔春燕.初中校園欺凌的危害及成因分析[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7,33(05):116-123
[3]尹力.我國校園欺凌治理的制度缺失與完善[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8(04):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