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 要:農村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全國黨建科學化的發(fā)展全局,對我國黨組織建設水平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來看,由于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基層領導干部缺乏“三嚴三實”的作風以及部分領導干部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本質和規(guī)律認識不清導致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建設過程中存在黨員老齡化現象嚴重、村內民主難以有效發(fā)揮、村務監(jiān)督效果有限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完善教育培養(yǎng)機制,努力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創(chuàng)新組織管理方式,增強基層組織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與強化激勵保障措施,提升基層干部工作激情來解決。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執(zhí)政經驗、把握歷史方位化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水平”的嶄新命題。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一個具體方面。黨建工作科學化,就是要以科學理論來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來推進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來保障黨的建設,按照科學規(guī)律來謀劃黨的建設。
一、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黨員老齡化現象嚴重
在我國農村的黨員中,老黨員占得比重較大。雖然老黨員在一定程度上素質較高,黨性修養(yǎng)好,但是他們也存著這一些問題,例如思想保守以及宗派觀念和主觀主義作風問題,思想很難與時俱進。同時,農村中的年輕人包括年輕黨員大多會選擇到城市發(fā)展,這樣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所能貢獻的力量就微乎其微了。因此,就目前來看,大多數農村黨組織處于青黃不接,人才難引,人才難留的境地。
(2)村內民主難以有效發(fā)揮
農村內部的民主主要表現在干部選舉上。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規(guī)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因此,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村主任的競爭也顯得越發(fā)搶手。在村主任的競爭中,有些人借用家庭勢力上崗,而有些地方“賄選”現象也時有發(fā)生。在農村,要突破以往數年來已經形成的利益藩籬,使每一個村民能夠發(fā)揮自身作用,真正地實現村內民主有待進一步努力。
(3)村務監(jiān)督效果有限
在一些農村中,推進基層民主治理的舉措難以落實,另外,在各級紀委“轉作風,轉職能,轉方式”的過程中,造成村務監(jiān)督工作的主管部門出現空缺或混亂,各牽頭部門混亂導致責任不清。有些地方對于村監(jiān)會的職責把握不清楚,不知道監(jiān)督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監(jiān)督。據有些群眾反映,村監(jiān)會“除了在村部多掛了塊牌子,再什么作用也沒了?!庇纱丝梢姡恍┐甯刹恳詸嘀\私,甚至集體違法亂紀的情況越發(fā)增多。
二、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科學化水平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在我國,許多地區(qū)對于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農村基層的保障工作還不到位。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要從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高度出發(f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但由于我國大環(huán)境的團結和諧,一些地方弱化了加強農村基層黨建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國家政策往基層傾斜的意識也不夠強,對于基層黨組織科學化水平的重視程度不夠。
(2)部分基層領導干部缺乏“三嚴三實”的作風
在黨員干部中,一些干部喜歡做一些新鮮事,而不愿意去做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想要在自己的任期內做出一些大放光彩的事情,但卻不愿意持之以恒。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缺乏擔當和勇氣,重視形式主義,缺乏踏實做事的品質?;鶎宇I導干部缺乏“三嚴三實”作風也是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科學化水平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之一。
(3)部分領導干部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本質和規(guī)律認識不清
一些地區(q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僅僅重視具體措施,而對于工作的根本目的把握不清。有部分地區(qū)將工作的主要精力用在打造示范點上;也有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抓好黨建為中心,抓好中心促黨建”的意識不強,就黨建抓黨建,抓不住本質。另外還有一些村干部錯誤的認為,加強農村黨建就是要把精力用在補資料,應付檢查上。
三、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幾點建議
提高農村基層黨建的科學化水平,必須始終站在鞏固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維護農村和諧穩(wěn)定,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高度來考慮問題。實現農村基層黨對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完善教育培養(yǎng)機制,努力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
首先,建立網絡環(huán)境下流動黨員管理機制。流動黨員的大量出現是近年來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級黨組織面臨的新情況。為了實現對流動黨員的有效管理,必須探索建立流動黨員的管理平臺,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黨員的跨地區(qū)培訓溝通機制,實現資源共享,為農村黨建科學化水平提供新鮮血液。其次,要實現黨員教育全覆蓋。依托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等媒體,多渠道、全方位加強基層黨員教育
(2)創(chuàng)新組織管理方式,增強基層組織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
首先,健全村級黨組織工作規(guī)則。從黨內法律法規(guī)上進一步理順村級黨組織與村委會的關系,就農村黨支部的地位、職責、任務、選拔和淘汰、表彰等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其次,健全黨組織聯(lián)系群眾的長效機制。健全各級領導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制度,暢通民意渠,保障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從制度層面上加強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lián)系。
(3)強化激勵保障措施,提升基層干部工作激情
首先,加大農村優(yōu)秀干部錄用公務員力度。建議從品德、能力、年齡、學歷、資歷等方面綜合考慮,適當擴大優(yōu)秀農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的公務員錄用比例,選拔特別優(yōu)秀的人員進入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其次,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把經濟困難的農村基層黨員和干部的扶貧幫困工作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疇,建立黨內關懷機制,通過財政預算、黨費支持和社會籌集等渠道,建立黨員愛心基金,重點加大對基層經濟貧困黨員、老黨員以及老干部的幫扶力度,普惠發(fā)展成果。
參考文獻
[1]提高農村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王崔榮,廣西日報,2009.
[2]關于提高農村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的路徑思考,劉琳,楊曉娟,2011,思政探討.
[3]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09.
[4]農村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提升的動力機制研究——基于廣西桂林市臨桂縣的調查,梁英,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