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王艦 吳成寶 劉傳生
【摘要】:本文針對飛機機電設備設備維修專業(yè)學生特點,基于本專業(yè)課程標準和民航行業(yè)標準,結合民航維修業(yè)的專業(yè)背景和人才需求,從課程性質與作用、課程設計思想、課程資源和信息化手段、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對《飛機電子系統(tǒng)》課程進行研究與探討,并最后進行了教學反思,以不斷提高《飛機電子系統(tǒng)》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飛機電子系統(tǒng) 信息化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教學反思
前言
高職二年級學生的電子知識學習進入專業(yè)階段,已具備一定的電路圖分析計算、工作原理分析、部件拆裝等知識,但是仍缺乏實踐操作與故障檢測能力。在“現代學徒制”和“校企合作”背景下,機務維修人才除了具有精湛的專業(yè)技能外,還需具有符合“互聯網+”發(fā)展的復合型應用技術。因此借助各種課程資源和信息化手段解決教學中的抽象、難實現的問題是必不可少的。
一、課程性質與作用
《飛機電子系統(tǒng)》是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該課程基于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飛機維修工程學院2017版《飛機電子系統(tǒng)》課程標準和民航行業(yè)標準,結合機務維修工作過程,以國內外各大航空公司普遍使用的主要機型為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初步掌握民航飛機電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概況、飛機通信系統(tǒng)、航空儀表系統(tǒng)、自動飛行控制系統(tǒng)、導航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的原理、安裝、維護知識,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專業(yè)實訓室教學、飛機現場教學和2D/3D模擬機教室實際操作訓練等教學形式,采用符合民航行業(yè)標準的筆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飛機電子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并具備一定的檢查、維修、故障排除的動手能力。
二、課程設計思想
在“現代學徒制”和“校企合作”背景下,以基于課程標準和民航行業(yè)標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理念,以培養(yǎng)完成飛機過站、航前和航后維護等工作任務能力為導向,以“面向機務維修一線,產學結合,注重綜合素質,突出實踐應用”為指導思想,強調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yè)性”的原則,讓學生在理論+實踐+模擬機三位一體化過程中學習知識,訓練技能,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并能與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zhí)照考試相銜接,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課堂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利用多媒體教室、具有民航特色的專業(yè)實訓室、2D/3D模擬機教室、實訓飛機和職教云平臺等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通過理論+實踐+模擬機三位一體化、翻轉課堂、仿真教學、協(xié)作研究等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練,練中懂,懂中強,最終達到課程目標,構建《飛機電子系統(tǒng)》課程體系。
三、課程資源和信息化手段
1、實訓飛機
使用依據:實訓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直觀性較強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方式:將學生分批帶入各式飛機的駕駛艙、電子設備艙,講解各類電子設備的使用和操作以及各類儀表的數據識讀,進行現場教學。
2、2D模擬機
使用依據:飛機電子系統(tǒng)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同時又需要工作者具備非常扎實的理論知識,利用2D模擬機可以完成“車間+課堂”的教學方式,在“學中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又可以克服實訓設備不足等無法回避的問題。
使用方式:在本課程中,模擬機結合任務驅動法來進行維修過程模擬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3D模擬機
使用依據:2D模擬機提供的是一種維修過程的模擬,師生之間可以及時互動與協(xié)作。而3D模擬機最重要的將學生帶入維修環(huán)境,進行的是一種情景教學,模擬真實的駕駛艙給學生一種感官上的刺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熟練及規(guī)范化的深度。
使用方式:將學生分組,進行小組內協(xié)作,進入故障情景模擬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故障排除的能力。
4、職教云平臺
使用依據:傳統(tǒng)教學中,始終存在課時不足,師生缺乏足夠時間進行互動,課后教師無法指導學生等問題,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就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使教師在課前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上可以與學生一對一互動,課后可以檢查學生學習效果,解答疑難問題,極大的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習效果。
使用方式:在本課程中,教師利用網絡課程平臺來提前發(fā)布任務,在課堂上收取學生的學習頁與電子筆記,布置課后作業(yè)等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建立討論群組與學生充分互動。
5、電子版飛機維護手冊
使用依據:維護手冊是機務人員開展工作的根本和依據,查閱手冊也是機務人員的基本功,目前紙質手冊由于笨重,不便于更新等問題已逐步被航空公司和飛機制造商所淘汰,如空客只能通過其官方網站才能查閱最新手冊,所以現代機務人員必須掌握如何使用電子版維護手冊。
使用方式:在本課程中,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來鍛煉學生們使用電子手冊的能力。
6、視頻、動畫
使用依據:飛機各電子系統(tǒng)涉及的知識較為抽象和枯燥,利用視頻和動畫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使得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使學生們便于接受和理解
使用方式:在本課程中,教師在播放視頻和動畫進行演示的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7、CBT(Computer Based Training)軟件
使用依據:CBT是飛機制造商所開發(fā)的一款用于計算機來進行的機型培訓軟件,能夠以直觀的,最貼近一線工作的方式來講述相關機型內容,在本課程中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飛機各電子系統(tǒng)的內容。
使用方式:在本課程中,教師利用CBT,通過操作演示以行動導向來講解飛機各電子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和故障排除。
四、教學方法
1、情境模擬教學
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布置各種實訓和排故任務,分別讓學生以飛行員和機務角色實現現場操作和制定排故方案,分組訓練,團結協(xié)作,增加學生的責任感,自主學習。
2、任務驅動教學
將教學過程分為多個教學任務,師生研討、分析問題、匯集思路,循序漸進、內化知識、熟操技能。
3、小組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解決相關問題。通過分組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制定排故流程,組員自己分配不同的細分任務進行,從而獲取相關知識、技能及豐富的情感體驗。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4、專家視頻連線
結合航線維護實際,電話或視頻連線國內外行業(yè)內專家,點評學生任務完成情況。
五、考核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方式,從知識考核、能力考核、素質考核和個性特征這四個方面入手,借鑒民航飛機維修人員機型執(zhí)照的考核方式,將飛機電子系統(tǒng)按儀表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導航系統(tǒng)、自動飛行控制系統(tǒng)四大電子系統(tǒng)劃分為四個模塊,每個模塊學習完成后就立即考試,考試又分為筆試、口試和實操三種,筆試在職教云平臺上完成,口試通過帶領學生去到飛機現場,由學生抽取題目口頭作答完成,實操通過帶領學生在模擬機上分組進行模擬排故。將這四個模塊的筆試、口試、實操成績和平時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出勤率按一定比例綜合成為課程總成績。
六、教學反思
1、教學理念反思
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不一樣,高職培養(yǎng)的是應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緊貼民航行業(yè)標準,明確企業(yè)和用人單位需求,今后應加強和民航各企業(yè)單位聯系,深入機務維修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2、教學效果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分清主次,搞懂學生需要什么,喜歡什么,而不是一味去考慮如何組織教學內容。
3、教學手段反思
一堂課的精彩與否取決于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因此應多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本課程雖然采用了視頻、動畫、CBT教學、云課堂、飛機現場教學、2D/3D模擬機教學、手機速課等教學手段,但還有不足之處。今后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