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英
摘要:不論是哪一門學科,教師都無法陪伴學生終身學習,但是在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進而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目標。初中化學知識量比較多,考試題型變化也比較大,化學教師無法帶領學生解決所有的難題,但是教師應當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令學生在萬變不離其宗的題海中站穩(wěn)腳跟,學好化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自學能力;自主預習;合作實驗;整理歸納
初中化學課上教師應當利用化學課程的特點,不斷引導學生從基礎化學原理出發(fā),自主探索化學體系,為化學大廈打下根基。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從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數(shù)種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1開展自主預習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會有“化學怎么這么難學”的抱怨,這往往就是因為教師沒有布置適當?shù)念A習任務。當學生把學習化學的時間全都壓縮到四十五分鐘的課堂里的時候,其自然會感覺到學習化學力不從心,而如果學生做好了新知識預習,那么其學習化學的難度就會降低一些。
例如,在“溶解度”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已經(jīng)在前一課帶領學生學習了“溶液”的概念,本課要繼續(xù)讓學生認識溶液的特性,為學生學習配置溶液、計算溶質(zhì)含量打下基礎。但是這節(jié)課的知識較為繁雜,僅靠讓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并不能完全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如果長期接受被動式學習,也無從掌握自主學習的訣竅。因此,筆者就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工作,并要求學生做好筆記,把沒有理解的知識記錄下來。實際上學生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出色,在預習的時候,有的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利用家里的食鹽、白醋、酒精等物品手動配置簡單的溶液,也在配置溶液的時候發(fā)現(xiàn)鹽不能無限量地溶入水中,發(fā)現(xiàn)酒精和水配比的時候?qū)嶋H體積并不是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一旦學生完成了預習作業(yè),教師就可以迅速地開展概念性知識的教學,也能花更多時間為學生解答那些難點,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
2小組合作實驗
化學這門學科以實驗為基礎,實驗既可以讓學生檢驗自己學習的化學知識是否確有其事,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逐漸增加自己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學生對化學有了學習興趣才會有學習動力,才能以更加飽滿的態(tài)度主動投入到知識的海洋里。
例如,在“燃燒的條件”這一節(jié)化學實驗課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復習了前兩課的學習內(nèi)容:燃燒和滅火;燃料的利用。然后筆者帶領學生總結了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助燃劑、著火點。但是僅僅學習這些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因為在學習關于燃燒的理論的時候,學生是被灌輸知識而不是主動學習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jīng)]有實踐的檢驗,缺少了學生的自主探索,并不利于其徹底理解化學上的“燃燒”概念,因此筆者在實驗室組織了關于燃燒和滅火的實驗。筆者讓學生用火點燃一根火柴,進而令其思考:如何撲滅火柴的火焰。學生立馬就想到了等待火柴頭燃燒完畢火就會自然熄滅,筆者立即在此時為學生總結了燃燒的第一個條件:可燃物。然后讓學生合作,探究剩下的兩個燃燒條件應該如何通過實驗證明出來。學生很快地就學會了分別控制氧氣、溫度這兩個變量熄滅了火焰,證明了燃燒需要助燃劑、需要足夠的溫度。在實驗中教師要扮演一個提示者、引領者,幫助學生自主探討化學知識。
3整理歸納知識
會不會歸納知識也是檢驗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自學能力的重要判斷指標,初中化學知識雖然被一章一章地分開,但是每一章知識都與上下章節(jié)的內(nèi)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要學會構建化學知識框架,用關鍵詞把每一章節(jié)、每一小節(jié)的關聯(lián)知識連接起來。
例如,在“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這一章中,筆者帶領學生探索了化學的微觀世界,從分子、原子和元素這三個層面為學生打開了化學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前述的三個化學概念,因此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另外,這一章一共分成了三個小節(jié)分別講解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結構、元素,學生初次學習起來會有一種割裂感,很難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因此,筆者就帶領學生首先復習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原子組成分子,原子內(nèi)部又存在著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知識脈絡;然后筆者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分子、原子、元素的關系以及原子的核外電子和元素的關系,學生經(jīng)過了前面的演練,很快地就能把這一單元的每一個關鍵詞都整合在同一個思維導圖里面。這種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復習總結,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完成自學。
總而言之,教師務必要在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知識的時候教會學生逐漸掌握自學方法,提高化學學習效率,實際教學中教師既可以給學生布置適當?shù)念A習作業(yè),又可以以實驗為契機教學生自主探索化學奧秘,還可以帶領學生整理那些看似分散實則互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