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欣
摘 要: 信息時代,社會各方面的競爭愈發(fā)激烈,高校學生有了更多的機遇和選擇,同時也有了更多的壓力。因此,一些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高校輔導員由于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多,使得他們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有利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高校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中,輔導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隨著我國對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高校方面要求輔導員承擔對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進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及人格的發(fā)展。高校輔導員如何有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質,幫助高校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1.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開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高校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從而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但是在高校實際管理過程中,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認識存在偏差
對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來自于西方教育,我國現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處于初始階段,距離成熟還具有一定的距離,并且在某些方面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部分高校學生對于校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沒有足夠的認可,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就是找他們談話,不可能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實際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應該主動和心理咨詢教師進行溝通,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同時,高校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該注意為來尋求咨詢的學生保密,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和真誠。事實上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談話,需要利用特別的心理技術手段降低學生的心理困擾。還有一些學生認為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就意味著自己有心理疾病,擔心別人的議論,不愿意主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導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難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1.2沒有足夠的心理健康專業(yè)教師
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建立一支專業(yè)和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進行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輔導員進行。部分高校的輔導員都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基礎,使得學生無法獲得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由于專業(yè)知識缺乏,輔導員很難通過和學生的接觸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由于高校缺乏心理健康的專業(yè)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難以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幫助。
1.3缺乏對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機制
一些高校雖然配備了足夠的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并且建立了相關的咨詢和教育制度計劃,但是沒有主動地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導致一些問題無法得到及時地解決,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種滯后的工作方式難以有效解決高校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通過主動交流和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相應的預防機制對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2.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探究
2.1幫助思想政治工作開展
對于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是高校輔導員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同時包括對于學生進行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管理。高校輔導員應該意識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聯(lián),思政教育更加強調對學生思想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更加側重于學生的情感方面和認知方面,如果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那么將有利于思政教育的開展,同時思政教育的進行能夠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兩項工作應該共同進行,且能夠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2.2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需要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基礎,所謂健康心理狀態(tài)包括正常的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及情感狀態(tài)和認知狀態(tài),等等??梢哉f心理健康是高校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平時的預防為主,一些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嚴重程度不高,持續(xù)時間不長,通過心理專業(yè)知識和學生進行溝通之后,大部分心理問題都能夠得以解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正確面對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和困境,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促進綜合素質能力的發(fā)展。
2.3緩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教師的不足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少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同時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目前,部分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是由思政教育教師和人文科目類教師組合而成的,缺少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由輔導員進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開展,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學生和輔導員的溝通和交流機會較多,對于輔導員的認可度較高,使得輔導員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只需要輔導員加強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傳播,同時積累一定的教育經驗,發(fā)揮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3.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
高校輔導員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據高校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具體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一些學生覺得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意味著自己有心理疾病,應該改變學生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概念,例如班會、講座及其他溝通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這樣,學生面對心理問題時就會主動向教師求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高校輔導員應該重點關注擁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例如學生的家里發(fā)生變故或者失戀等問題,高校輔導員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和解決,如果難以解決則要上報給學校的相關部門。通過這個過程逐步糾正以往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錯誤認識,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
3.2通過聯(lián)系實際解決心理問題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對于一件事物產生情緒反應,并不是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源于人們對于事物所產生的錯誤信念。這個理論對于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來說也是成立的。一些學生之所以產生心理問題是因為一些實際問題造成的,例如失戀、考試及人際關系等問題。想要更好地進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聯(lián)系到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進行解讀,才能夠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當中,要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合理設計,對于低年級學生開設心理學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校生活,并且學會對于自己的心理困擾進行調節(jié)。對于二三年級的學生要進行人際交往方面的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們學會溝通和交流,并且能夠處理自身的情感問題。對于即將畢業(yè)的大四學生來說,幫助他們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設計,解決他們的迷茫焦慮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3.3加強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
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通過定期調查做好學生的心理問題預防工作,一般來說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都是環(huán)境造成的,在學生的入學階段就要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困擾,并針對性地解決。輔導員可以通過課外活動和講座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信,提升心理素質,促進高校學生整體的心理素質發(fā)展。
本文首先對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同時對于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進行探究,最后對于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進行研究,希望本文能夠為高校方面對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明蓉.加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4(31):7.
[2]王涌天.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教育與職業(yè),2013(1):9.
[3]吳婧.試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8(5):67.
[4]李亞林.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10):39-40.
[5]張小勇.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知識經濟,2017(23):91-92.
[6]李盟.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和對策研究[J].才智,2017(27):71.
[7]陳洪澤,羅東林,歐宛婷.基于開展社區(qū)陽光體育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探[J].中外交流,2018(8):8.
[8]張智昱.高校學生社團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社會科學家,2010(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