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是每個小學英語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 合作 積極性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的、被動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是一種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新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一致被西方教育界所重視,在我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逐漸被引入到小學的課堂教學。
目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參與度不夠、積極性不夠強,與合作學習有關的學習內容相對較為匱乏,教師不能夠熟練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相應課堂調控技巧有待提高等等。
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認識到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意識到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促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提高小學英語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水平
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學生具有更多的主動性,但教師依然是課堂的執(zhí)行者和組織者,因此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與教師的能力息息相關。為了促進小學生英語合作學習,首先英語教師要透徹理解合作學習相關的理論;其次英語教師要勇于在課堂教學中實踐合作學習,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努力完善有關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隨著合作學習在我國教育界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了解合作學習,也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引人合作學習,但很多教師對合作學習相關理論的理解是囫圇吞棗式的,還停留在表面,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能夠靈活應用相關的理論,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要提高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移植合作學習中的方法、概念,必須認真深入地學習合作學習的含義、理論、策略和方法,對相關理論透徹理解后進行處理,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只有真正透徹理解了合作學習相關理論,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應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為了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踐合作學校,作文教學的主管部門,小學教務處一方面要加強指導和培訓,提高小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知水平,多組織教師教學研討會,讓教師交流合作學習經(jīng)驗,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對合作學習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小學教務處在對老師進行考核時,應該將教師合作學習的理論水平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對合作學習的應用水平做為一項考核內容。
二、選擇恰當?shù)暮献鲗W習內容
沒有好的合作學習內容,優(yōu)秀的教師在合作學習方面也是難有所作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優(yōu)秀的適合合作學習的學習內容是教師成功組織合作學習的基本保障。好的合作學習內容一定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引導學生對內容問題的探討,對于合作學習內容,問題的答案最好不是唯一的,具有開放性的,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活躍課堂氣氛,讓更多的學生真正加入到合作學習中來。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布置的課堂探討問題,也要精挑細選,所挑選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問題的答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魅力。為了確保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效果,一方要有已經(jīng)成型了適合于合作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做足課堂前的準備,進行充分的備課,選擇學習內容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課堂教學目標要求,設計教學計劃要明確教學目標以及要完成什么樣的教學任務。
例如英文數(shù)字1-10,就是很好的合作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要討論的問題是統(tǒng)一的,就是讓他們討論如果快速記憶英文數(shù)字1-10,并找出其規(guī)律,與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相比,合作學習是非常有益的,學生討論的問題是開放的,問題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學習的熱情,同學們能夠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教師的備課一方面是對教學內容的備課,吃透教學內容,精心挑選問題,另外還需要考慮如何合理組建合作小組,怎樣的分組能夠更好地促進合作學習。
(一)分組的原則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是合作學習分組的重要原則,為了合理分組問題,教師要提前熟悉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個人特長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就是根據(jù)“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進行分組,揚長避短。當然并不是所有學習小組都需要蹲守這個原則,有時候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合理安排小組人數(shù)
小組人數(shù)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其劃分具有多樣性,最少時,兩個人就可以成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人數(shù)是影響合作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如果小組人數(shù)在3-6人,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可以發(fā)表意見,參與討論,如果小組人數(shù)在7-10人,大部分的小組成員都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會有1-2各小組成員保持安靜,不愿參與到小組討論,如果小組人數(shù)擴大到11-18人,則主要會有6個人左右參與到討論中,少部分人甚至無法加入小組討論。對于小學生,為了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小組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4人左右,只有這樣,每個學生才有機會參與到合作學習來。
(三)明確小組各成員的責任
在合作學習小組分好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明確小組各成員的責任,讓各個成員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為所在小組的榮譽奮斗,明確小組成員責任,可以讓小組成員有序參與到小組的學習活動中,例如在一個4人的學習小組,可以給每個學生安排一個職務,包括小組長、記錄員、發(fā)言人以及監(jiān)控員。通過安排職務,明確責任,不僅可以有效推動成員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還可以防止個別成員搞一言堂,操控整個小組,為了小組的目標,各個成員各盡其職。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一)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的成長期,知識儲備不足,認知水平受限,所以在課堂開展合作學習,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要理性看待。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要強調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通過合作,英語的學習會變得更加有趣味,在學習中感到樂趣,學生慢慢就會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對參與到合作學習就會更加有積極性。通過深入長時間開展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效率會逐漸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
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接下來教師就要開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只有在學生掌握了合作學習的技能后,課堂合作學習的最佳教學效果才能發(fā)揮出來。對于小學生來說,合作技能有賴于教師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應用這些技能。合作學習技能包括諸多方面的內容,其主要有小組配合技能、交流思想的技能以及小組活動技能。小組成員要懂得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和小組成員進行思想交流,通過彼此合作完成小組的任務,小學教師平時要留出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這樣在課堂實施合作學習時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合理全面的評價體系
好的合作學習效果評價體制有利于推動合作學習的開展,相反,如果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出了問題就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開展。教師做為合作學習評價的重要一方,必須重視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采取什么樣的評價方式取決于合作學習的形式。評價是多方面的,有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老師對小組成員的評價、老師對小組的評價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合作學習是幾個成員的集體活動,教師對整個小組的評價是理所擔任,但同時不要忽視對小組中突出個人的評價,重視對個人的評價,可以有效避免小組中部分成員搭車和偷懶的現(xiàn)象,通過將對小組和個人評價相結合,可以更加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效果。組間評價是評價小組和其他小組的合作、競爭等狀況。除了教師評價和小組間的評價外,還包括小組自評。小組自評是合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問題,許多教師常常忽略這個評價環(huán)節(jié)。小組內的成員相互評價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可以在討論后對自己和小組成員進行簡單的評價,并且做出自我總結,找到自己和小組成員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意見。教師可以針對小組自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是不要強加自己的意見于小組之上。
參考文獻:
[1]閆俊紅.談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J].未來英才,2015,(12).
[2]陳梅.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與研究[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4,(09).
[3]高薇.淺談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J].教育,2018,(04).
(作者簡介:趙玉蓮,中小學一級教師,甘肅省廣河縣金穗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