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玲
隨著新課程的成熟,大家逐步認識到,閱讀教學既要引導學生體驗,也要引導思維,促進體驗和思維發(fā)揮合力作用?!墩Z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也明確指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
怎樣認識與引導閱讀教學中的體驗和思維呢?
一、抓住“同”,要體驗也要思維
抓住“同”,就是要抓住共性,閱讀教學,不管什么學段,不管什么文體,也不管什么課型,需要體驗也需要思維。 體驗與思維,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绑w驗”,《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親身經(jīng)歷?!斌w驗是感性的,沒有體驗,生命不會受到感動,靈魂不會受到震撼?!八季S”,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彼季S是理性的,沒有思維,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認識就不深刻。學習語文的目的、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語文課程的功能作用,都決定了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體驗也要思維。
(一)從三維目標的角度看,要體驗也要思維
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 為一體 ,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甭鋵嵡楦袘B(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離不開深入的體驗 ;落實知識與能力的目標,更需要深入的思考。
(二)從語文學習的特點看,要體驗也要思維
漢語文教科書是文選型的。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通過一篇篇文章的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文章不是無情物”,文章既蘊涵學生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和閱讀技能,也在表達作者的情感和審美體驗。因此,學習閱讀,既要在體驗中學習,體驗作者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也要在思考中學習,學習讀懂文章的閱讀技巧,學習作者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思考方法。
(三)從語文課程的功能和作用看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功能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p>
語文課程包含文學,通過體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感和審美意識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語文教學又不僅僅是文學,它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還需要思維教學,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二、體現(xiàn)”異”, 體驗思維各有側(cè)重
(一)文體特點不同 體驗思維各有側(cè)重。
課標在第三學段目規(guī)定:“學習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笨梢?,即使是同一學段,文體不同,學習目標也不同,學習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學習說明文,主要是分析、歸納、概括等思維方法的運用,當然也可以有體驗。而敘事性作品(通常是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以體驗為主的體驗和思維的結合運用。
(二)閱讀階段不同 體驗思維各有側(cè)重。
閱讀階段,這里既指不同學段,也指一篇課文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
先說學段。拿古詩的教學來說,不同學段的學習目標差別是很大的。課標指出:第一學段是“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故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钡诙W段”是“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钡谌龑W段是“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笨梢钥闯觯谝粚W段 以在朗讀和用畫面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的體驗學習為主,第二學段增加了“領會內(nèi)容”,則必須有思維的參與,第三學段增加“體味內(nèi)容”,“體味”,含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多重意思,更需體驗與思維的結合運用。
(三)閱讀課型不同, 體驗思維各有側(cè)重。
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精讀的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略讀的評價,“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瀏覽能力的評價,“重在考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睆脑u價標準可以體會到,以培養(yǎng)精讀能力為主的精讀課要體驗,也要思維;以培養(yǎng)略讀能力和瀏覽能力的略讀課,要以訓練概括能力為主。
三、促合力,體驗思維相互交融
體驗與思維的交融,產(chǎn)生合力作用,是語文教學追求的境界。在優(yōu)秀課例中,體驗與思維,如水乳交融,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新的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必須是體驗與思維的結合運用。兩者的結合,將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