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富
【摘 要】英語在我們國家作為一門非母語的語言學科,在學習中受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大。尤其在農村學校,由于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家庭教育、留守兒童等因素,再加上學習方法不得當,個體差異等情況,導致出現了一部分“英語學困生”。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英語“學困生”問題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農村學校英語學困生成因,并就如何轉化他們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英語學困生;成因;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262-02
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是每一個英語教師無法回避的課題。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幾下幾種類型:(1)感知性差,對英語語言的知識結構感知不準確,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對于語言的形成缺乏足夠的敏感性,比如在初始年級階段,就會產生語言與實物之間的聯想障礙。(2)學習習慣差。幾乎所有學科學困生在學習上都存在一個共性的缺點: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英語學習來講,課前不預習課文,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后缺少足夠復習鞏固,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非母語的認知,是造成學生效果差的主要因素。(3)家庭關注度不足。據調查,相當部分的英語學困生都是留守兒童,家長迫于生計,整天奔波在外,無暇顧及孩子,家庭配合、監(jiān)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以及本身英語語言能力的有限使這些孩子從小就沒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意識和習慣。(4)學習方法不正確。很多學困生認為英語學習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而他們的記憶力恰恰比較差。有時就算好不容易記住了一些單詞和句型,也不會靈活運用。他們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現象,忽視語言間的內在聯系與隱蔽條件的分析,因而容易產生語法失誤。既然找到了英語學困生成因,我們進行轉化工作時,一定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使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一、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
作為一門非母語學科,僅僅利用一周課堂幾節(jié)是遠遠不夠的。打開封閉的小課堂,做到課內與課外教學的結合;松開考試的金庫咒,做到學習與娛樂的結合;跳出教科書的小天地,做到規(guī)定材料與自選材料的結合;走出學校的大墻外,做到校內外活動的結合。通過廣播、電視、錄音機、多媒體等可以有效的促進教育資源的利用,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把英語教學放在一個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從而保證學困生的轉化有必要的空間和時間優(yōu)勢。
二、注重教法與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
1.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實現師生之間零距離交流。
營造”愛”的氛圍是很重要的,因為愛是有感染性的。只有你先”愛”學生了,學生才會喜歡你,進而喜歡你所教的科目。在教學中,我始終把教學過程作為向學生傾注愛的主渠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和歡樂氣氛中學習,能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心里障礙,開創(chuàng)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2.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兒童的大腦猶如畫家面前的一張白紙,你給他描繪什么樣的圖案,他便會展顯什么樣的圖畫。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非常好奇地關注這門課程。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抓住學生的新鮮和好奇感,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的興趣得以鞏固持久。
3.電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學校教學設備的不斷完善,電化教學已普遍走人課堂,特別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電化教學已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模式。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它能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語言和語調;它能創(chuàng)設情景,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4.在單詞教學時,滲透語音教學,并從音、形、義上進行歸類,幫助學生提高識記與詞的效率。把形相近的單詞聚到一起,通過個別不同字母的對比使學生對單詞的識記更加細化、內化、深化。如可把cap,cat和cup,bag,big和dig等單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區(qū)別。漢字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漢字由于有其形象的支撐,字形的識記并不是一件難事。其實我們同樣可以把漢字的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轉移到英語中來。如apple,orange,pear等一組水果的單詞時,可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水果,并引導學生發(fā)現apple中的“a”像個蘋果,orange中“o”是一個圓圓的桔子,pear中的“p”是個倒放的梨,這樣就能幫助學生記住開頭字母從而識記整個單詞。
5.在教授語法時,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趣的內容與枯燥的內容交叉進行,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東西變?yōu)榻蚪蛴形兜臇|西。如:將語法要點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或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法等。
6.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
如聽力練習中的把句中所缺的單詞補充完整這一道題,學生經常只寫單詞而忽略了單詞的正確形式。在做語法選擇填空時,教會學生從給出的詞句中找出關鍵的提示詞。
7.利用鼓勵性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遠比譴責和訓斥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榻處熚覀儧]有權利選擇教育對象,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的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這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氣氛會引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堅定學習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三、實施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教師在目標的確定、新知的探求、練習設計中分層設計、區(qū)別對待,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給學困生創(chuàng)設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尤其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研究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對學生的分析,在學習能力上分出層次,在學習風格上歸成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