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才 熊藝 王雪梅 肖春橋
【摘要】在“雙一流”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高校課堂實施“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學改革,是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論文對“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學改革的內涵、研究現(xiàn)狀、創(chuàng)新思路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快樂教學 人人成才 課堂教學改革 一教二主三化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to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 reform. “Happy teaching everyone success” of a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ly rais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Paper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appy teaching everyone success” connotation, research status, innovative idea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happy teaching; everyone succes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ne teaching two self learning three transformation
【基金項目】武漢工程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的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X201601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31-02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是國家為了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以及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了《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1],拉開了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幕。“雙一流”的落腳點和核心,在于提高育人水平和培養(yǎng)一流人才,而育人水平的提升,直接取決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就沒有高質量的高等教育,也就沒有高等教育的現(xiàn)代化[2]。課堂教學,是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理解與掌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個性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生命場域,是創(chuàng)新精彩生成、分享個人智慧、合作探究實踐的過程。然而,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由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理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高校教學課堂,存在著無聊與無趣的不良情況,老師與學生雙方,因為缺乏“教”與“學”的快樂,導致“師厭教、生厭學、教學差”的不良狀況,在高校也是不爭的事實。良好的課堂教學質量,要求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與變革,殷切期待“課堂革命”的到來。2017年教育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撰文對教學提出了要求[3],他指出,要始終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為不同類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釋放潛能、全面發(fā)展。在“雙一流”背景下,實施“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課堂教學改革,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fā)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益探索和可行途徑,對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學生“參與進來”、課堂教學質量“高起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為此,論文對“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學改革的內涵、研究現(xiàn)狀、創(chuàng)新思路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高校課堂“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學改革的內涵
“快樂教學”,是指運用適應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師生兩者教學積極性,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教學方法[4]。就是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營造一種快樂的課堂氣氛,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道德觀念等方面的傳導和教育,讓他們在愉快中受教育,求得知識,在快樂中求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享受快樂[5]。
“人人成才”,即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發(fā)展,都成為有用之才?!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教育要樹立人人成才的培養(yǎng)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6],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人人成才”的觀念,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又符合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既是學生和家長的理想,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本科教學的愿景。
快樂是一種心理體驗,是人類情緒中重要的、積極的、正確的情緒[7]。人在快樂狀態(tài),工作效率和質量最高。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自主學習、自由發(fā)揮,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有利于人人成才。中國教育夢的核心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就高等教育而言,如何促使學生“夢想成真”、“人生出彩”、“人人成才”,是當下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應有之義?!叭巳顺刹拧钡臉酥驹谟趯W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和畢業(yè)證書的含金量,迫切需要通過教學改革,讓所有學生的潛力得到盡可能的挖掘與發(fā)揮。
二、高校課堂“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學改革研究現(xiàn)狀和趨勢
“快樂教學人人成才”,是教育教學的最高境界。關于“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育教學理念,自古有之。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和“有教無類”等“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1854年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也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8]。目前,快樂教學法在中小學教育中推廣較為廣泛,作為教育教學的科學理念,同樣適合大學教學課堂。
基于“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的高校課堂教學改革,國內高校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關于“快樂教學”,主要是人文科學類專業(yè)與課程,如旅游[7]、廣告學[8]、體育[9]、英語[10]、營銷學[11]等等;理工科類專業(yè)和課程,有關快樂教學的資料相對較少,孔繼利2010年發(fā)表了基于快樂教學的物流類專業(yè)課堂教學研究[12]。關于“人人成才”理念的課堂教學研究,曹晉紅2011年[13]、鄭志輝2014年[14]等,發(fā)表了相關報告。
在2016年的國際論壇上,主題聚焦于“學生·教師·課堂”這三個關鍵詞,再次明確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力,構建活潑生動上進的師生學習共同體[2]。日本京都大學培養(yǎng)了9位諾貝爾獎得主,當之無愧為世界一流大學[15],其學位制度極其嚴格,但是,在辦學實踐中,力求給學生最大彈性空間,上課沒有“點名”,大量課程沒有“考試”,這種“散養(yǎng)”和“放養(yǎng)”,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給了教師靜心治學、全心育人和學生安心求學、快樂成才的良好氛圍。而這種氛圍更加有利于學生快樂學習人人成才,也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之一。
關于基于“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的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系統(tǒng)研究與實踐,以及采取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大學課堂“活起來”和大學課堂教學質量“高起來”,是我國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的殷切希望,尚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實踐。
三、高校課堂“快樂教學人人成才”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思路
高等教育質量內涵發(fā)展,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是高等教育回歸教育本質的必然訴求[14]。建立基于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的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體系,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的“師厭教、生厭學、教學差”的不良課堂教學狀況的有益探索和可行途徑,對提高我國高校課堂教學活力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探討與實施快樂教學的方式、方法、手段與措施,讓快樂和歡笑充滿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自由、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對讓大學課堂教學“活起來”和課堂教學質量“高起來”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改革考試方法與學生成績評價機制,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差異化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素質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充分挖掘和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對提高大學生服務社會素質能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以“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為理念,以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將“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納入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工程
將因材施教、考試改革、思政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等根植于課堂教學中,全方位、多領域、深內涵地打造精品課程與精品課堂,構建高校課堂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解決高校教學存在的“師厭教、生厭學、教學差”的課堂教學難點問題。根據大學課堂教學特點,探討課堂教學中,營造快樂教學課堂氛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方法與措施,將“快樂教學人人成才”理念,納入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工程,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二)以“快樂教學”為導向,形成讓高校課堂教學“活起來”、課堂教學質量“高起來”的教學方式方法與手段的創(chuàng)新體系
實施課堂“快樂教學”模式,解決高校課堂教學死氣沉沉以及課堂教學內涵發(fā)展的問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講故事、作詩、生活經驗分享等,把幽默帶進課堂,營造快樂教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端正教學態(tài)度、改革教學方法、精簡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推廣慕課微課翻轉課堂教學,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一教二主三化”課堂教學改革[16],即“關愛學生、因材施教;自主學習、自主考試;沉悶化為輕松、抽象化為具體、復雜化為簡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氛圍中掌握知識,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與素質。
(三)以“因材施教”為手段,加強考試改革,構建能夠讓大學生“人人出彩”的學生成績考核評價創(chuàng)新機制
現(xiàn)行的學生評價,教師是評價的單一主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 接受評價的地位,無法作為評價主體介入到對自我的評價中,學生在評價中的缺位必然導致成功體驗的缺失,進而導致學生學習動機的喪失[14],按照全面發(fā)展、人人成才、多樣化人才、終身學習和系統(tǒng)培養(yǎng)教育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關愛困難學生與因材施教相融合,創(chuàng)新考試改革與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將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參與、學習能力納入評價體系,實施“學生自己出卷子”的自主考試改革,解決高校學生成績評價與人才培養(yǎng)機制單一、不利于學生人人成才與個性化發(fā)展的問題。突出因材施教與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突出知識的理解掌握應用與實踐能力、突出解決學生學習困難并發(fā)揮其優(yōu)勢、突出關愛困難學生與彰顯教師大愛情懷,達到人人成才目的,使高校教學課堂呈現(xiàn)出“師生關系融合、師生智慧競相綻放、全體學生人人出彩”的良好局面。
(四)以“教書育人”為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將專業(yè)知識傳授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結合,實施課堂思政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創(chuàng)新舉措
充分發(fā)揮課堂育人作用,探討高校課堂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培養(yǎng)、道德品質塑造與核心價值觀踐行,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方法與機制,大幅度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社會責任感、勞動觀念和社會實踐能力,達到教書育人、以德樹人、課堂育人的目的。充分發(fā)揮高校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勢,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yè)心,提高大學生服務社會與國家政治思想素質與能力,解決高校課堂教學跟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培養(yǎng)相脫節(jié)的問題,培養(yǎng)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知識、人文情懷和愛國精神的國家建設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國政府網,2015-11-05.
[2]瞿振元.著力向課堂教學要質量[J].中國高教研究,2016,(12):1-5.
[3]陳寶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N].人民日報.2017-09-08(007).
[4]王桂琴.讓快樂導航——淺談制圖快樂教學法[J].新課程,2010,(8):133.
[5]零東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快樂”教學淺議[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10):54.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41.
[7]伍育琦,陳國生.論高校旅游專業(yè)的“快樂旅游教學”[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10):99-101.
[8]何競平.淺談快樂教學法在高校廣告學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8):192-193.
[9]袁英.快樂教學應該成為高校體育的主旋律[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41-142.
[10]孫莉.“快樂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2010,(2):18-21.
[11]蔣達云,鄒鵬.營銷學快樂教學的思考[J].中國商界,2010,(8):160-161.
[12]孔繼利,平艷伍.基于快樂教學的物流類專業(yè)課程教學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10):182-186.
[13]曹晉紅.本科教學中人人成才培養(yǎng)觀念的實現(xiàn)[J].中國電力教育,2011,(1):16-17.
[14]鄭志輝,劉德華.當代高校教學評價改革與中國教育夢[J].當代教育科學,2014,(21):6-9.
[15]任羽中.大學要守住根本[N].人民日報.2016-12-27(023).
[16]韓新才,周文科,程波.高?;蚬こ陶n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8,(2):36-40.
作者簡介:
韓新才(1963-),男,湖北仙桃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生物技術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