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彥榮
【關(guān)鍵詞】 小學英語;展示自我;新課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110—01
一、展示自我,培養(yǎng)學生“我要說”
課前五分鐘的熱身活動,關(guān)鍵就是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一些簡單有效的活動,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怎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和“主動”呢?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積極”、“主動”的機會,讓孩子們由衷地“去說”。
1. 用上一節(jié)課的單詞造句。用學生已經(jīng)熟悉的詞匯來說句子,有利于讓學生樹立起對這堂課學習的信心。全班齊讀后,采用單人積分的方法進行比賽,個人自由選詞造句,每造一個句子,可為本組積分。孩子們都爭著說句子,為組里爭光,都非常樂意。
2. 四人一組合作對話。這個活動由每組選四名學生完成,第1名學生做動作,第2名學生說單詞,第3名學生提問,第4名學生回答。孩子們在準備這個活動的時候都很用心,既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又帶動了后進生,“一幫一”的活動也就開展起來了,活動完成了,可為本組添10分。兩個競賽小活動完成后,得分相對落后的小組也不甘示弱,準備下幾個回合中爭得勝利,得分高的小組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變“你來說”為“我要說”,為上好新課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新課引入,引導學生“我想說”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是要向?qū)W生清晰而完整地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整體感知對話,從心里切實感受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就這么簡單,我一定行!此環(huán)節(jié)分三個步驟:課件視聽、師生表演、生生表演。
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 時,筆者設(shè)計了小動物Zoom 和Zip 在四個美麗的季節(jié)里,都有不同的樂趣:春天去植樹,夏天去游泳,秋天去遠足,冬天去滑冰,以激發(fā)學生“想說”。首先播放的是春天的景象,Zoom 和Zip 高興地去植樹。小小的一個對話,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無聲地滲透了熱愛勞動的品德教育。聽完錄音后,在屏幕上呈現(xiàn)出整個對話內(nèi)容。
屏幕上展現(xiàn)出一幅夏天的景色,師生進行對話,在可以替換的單詞下面劃上紅色的曲線,啟發(fā)學生用fall 和winter 來替換。
通過這三個步驟的呈現(xiàn),孩子們的興趣已經(jīng)調(diào)動起來了,都爭著說自己喜愛的季節(jié)。和教師一起備課及表演的同學,每人為組里添10分,并且每個同學可獲得一朵小紅花,這個活動吸引了更多的學生主動和教師一起備課,取得了良好的預習效果。
三、趣味操作,激發(fā)學生“我會說”
目的是調(diào)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同學都有開口說的機會,要讓學生開口,教師一定要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一定的語言材料,讓他會說。師生互動,起到示范的作用,生生互動,讓學生之間相互帶動相互學習,制造濃郁的學習對話氣氛。
這樣的練習和評價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改變了以往的大班教學,前排有話說,后排無話說,中間受關(guān)注,兩邊受冷落的學習方式。無論在教室的哪個角落,都有機會和其他同學交流與合作,只要努力,都能得到一個用紅色吹塑紙做的蘋果笑臉。
四、拓展才能,激勵學生“我能說”
為了激勵學生能說,筆者沒有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目標,目標有三層:流利朗讀對話、背誦對話、改編對話。這樣就給了學生很大的會話空間,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他們總是爭著達到第三個目標。通過分層教學,讓不同學生都有所收獲,體驗成功的感覺“我能說,我最棒!”
五、體驗成功,促使學生“我愛說”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回到家中也能愉快地學習英語,我們舉辦了每周一次的“家庭英語小展示”,讓孩子在家長的關(guān)注下展示自己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們感受到:在課堂上有與老師和同伴交流的愉快,在家里也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的快樂,讓孩子們在教師、同伴、家長的鼓勵和贊許下,體驗成功,為自己每一次的點滴進步喝彩,同時也讓家長分享到孩子的快樂。讓孩子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說”。展示分為:個人展示、家長參與展示。
1. 個人展示。孩子向家長表演朗讀單詞、句子,背誦對話、韻詩等,并把自己的聲音錄制起來。
2. 家長參與展示。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單詞游戲、對話表演、唱英語歌等?;顒雍?,由孩子記錄活動過程,每項活動有家長評價和孩子自己評價。
每周一由各組的“小老師”負責收集這項活動展示的作業(yè),最后評出各項表演的最佳能手,每個孩子幾乎在自己的強項上得了獎,他們看著教師在評比臺上,在每個獲獎孩子的名字旁邊印上了一個個鮮紅的蘋果笑臉,孩子們學習的熱情也更大了。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