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蓮
摘 要:任何學習任務的完成都是團隊效率更高、質量更優(yōu)、效果最佳。在基礎教育時期,語文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機會,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成績的明顯進步。同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有目的的活躍形象思維,啟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為其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既能夠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確保語文教學工作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教學活動 有效性 策略 研究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端正學生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運用有效教學策略,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從而真正的喜歡合作、愛上語文。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對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fā)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教育現代化進程穩(wěn)定加快的必要前提。筆者特意憑借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情況,并總結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提供合理參考。
一、確定合理教學目標
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影響到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因此教師提前確定符合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合理目標就顯得非常關鍵且必要。合理的教學目標不僅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識,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自學熱情,取得語文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小學生對于外界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針對性的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改善課堂教學兩極分化嚴重的弊端現狀,從根本上體現合作學習的最高價值。例如,在《小小的船》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把學生分成12個小組,每組4個人,進行折紙游戲,通過合作,共同折出一只紙船,既能讓學生都融入到其中去,還能讓學生提升對課程的興趣,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二、更新傳統(tǒng)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會用固定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簡單的預習,正課教授,復習,就是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變得僵化。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們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其中,合作學習就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對課堂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的安排,首先應該做到“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自身為輔助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然后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有效的情境和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多媒體技術或者自己的肢體動作、口頭語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例如,在對《雪地里的小畫家》進行教學時,首先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詢問家長、同學交流以及互聯網查找進行預習,同時向學生傳遞合作學習的觀念,告訴學生什么是合作學習,應該怎樣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之后在正式上課時,教師再通過備課時準備的圖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
三、課堂科學分工合作
要引導各小組遵循各盡所能、取長補短的原則進行合理分工,充分兼顧每個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應該注重難度的層次性。如在教學《題西林壁》時,教師可以按照難易程度設計幾個學習任務。針對學習基礎較差層次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比較容易的學習項目,如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等。如對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習項目:默寫古詩,用自己的話將這首古詩改寫成一段短文。這樣就能夠使小組不同層次學生都盡可能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提高小組合作參與率。
四、不斷豐富教學方式
首先,游戲教學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好玩是學生的天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地將合作學習與游戲教學相結合,不僅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切實地促使學生實現合作、互動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掌握一些修飾詞,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然后提問到:“見到景色如此秀麗的西沙群島,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呢?”并要求學生以成語接龍的形式進行小組比拼回答,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同時在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下,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提升。其次,情境創(chuàng)設與合作學習的結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普遍具有好奇心強、對色彩感知度強的特點,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創(chuàng)設合理而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并有效地將其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融合,以此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認知??奎c。例如,在學習《聽潮》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以視頻的方式將大海漲潮時的樣子和聲音展現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然后在學生分組有感情的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章情感,進而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合作互動意識的形成。
五、語文課堂平等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必須在課堂中營造出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與思考,使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平等溝通與交流,更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教師要深入學生中,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弱點,以便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與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結語
合作學習和小學語文教育結合的天衣無縫,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潛力,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到教育中,能夠更深入的推動小學語文的發(fā)展,實現了合作學習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殷文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5):39-40.
[2]施蓓.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9):22-23.
[3]楊香琴.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