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斯源
【摘 要】基于《應用文寫作》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的一門必修通識課,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诖耍瑧梦膶懽鹘虒W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課程內容不生動,理論較多,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關聯不大,其學習方法有別于傳統的語文類學科,學科具有明顯專業(yè)差異,教學效果良莠不齊等教學現狀。針對此現狀,筆者通過積極嘗試結合實際,嘗試以教學內容的梯度化來呈現課堂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等匹配于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把課堂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開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真正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對策
《應用文寫作》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的一門必修課、選修課、通識課。本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實踐性強和實用性強[1]。正是基于這個特點,使得本門課程的教學有別與語文類基礎課程的教學,也因為其實用性較強,趣味性相應有所降低,且應用文的分類較多,存在較多的寫作篇目類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又具有以下現狀:
(一)課程內容不生動,理論較多,有的內容甚至有些生澀。
總體來說就拿筆者從教的這本教材來看,分為八個章節(jié):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常用禮儀文書、第三章事務文書、第四章公務文書、第五章經濟文書、第六章司法類文書、第七章科技類文書、第八章傳播文書。除了第一章是純粹理論之外,其他章節(jié)均涉及到具體的范文和情境。但總體上,學生對于這些內容較為陌生,甚至有畏難情緒。個別篇目甚至遠離學生生活實際,或者需要較強的專業(yè)背景,使得學習難度加大。
(二)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關聯不大,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濃厚甚至低下。
每一章節(jié)中,除了個別篇目例如請柬、通知類文體,學生還相對比較熟悉,大多數文體難以與學生的生活直接掛鉤,有個別同學甚至認為學習毫無用處。學生無法意識到學習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就會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導致學習應用文寫作的效果很差。[2]
(三)課程的學習方法有別于傳統的語文類學科。
雖然這是一門寫作課程,但因為有文體、格式的嚴格限制,且一般不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這就大大不同于學生從小到大學過的語文。且因為與生活與工作的關聯較大,還需聯系生活實際,故學習方法的迥然不同也給學科的學習增加的另外的難度。
(四)各個專業(yè)的學生在對該課程的學習上呈現出鮮明差異。
將筆者所從教專業(yè)學生分為五類:財經類、工程類、人文類、計算機類、醫(yī)學類。經對比后發(fā)現,財經類專業(yè)同學學習本門課的積極性最高,且在練習中發(fā)現他們對于不同種類的文體能夠進行對比和總結。人文類總體上學習積極性適中,但寫作過程中的錯誤較少,能較快領悟文體的特點和寫作方法。而計算機類和醫(yī)學類則悟性較高,遇到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文體則積極性較高,而關聯度不大的文體則積極性較低。工程類在這五類專業(yè)中積極性最低,這也是男生比例相對較高的專業(yè),普遍不愿意動筆,且也不容易掌握細節(jié)。
(五)教學效果良莠不齊,學生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整體來看,幾乎每個班的教學都存在拔尖較少,尾巴較大的現象。經了解和研究發(fā)現,拔尖同學屬于已入門同學,只要掌握了本門課的學習方法,摸清了課程的學習規(guī)律,其實很好學習,而且容易提升。而處在落后位置的同學,基本上是在課程開設剛開始就處在掉隊狀態(tài),后面則越學越糊涂,越來越掉隊。
(六)具體教學過程堪憂,有的教師還是習慣于一言堂,有的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但總體來說,應用文寫作課堂整體上比較沉悶,學生不夠活躍,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高。但實際上,任課教師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高度負責,一手承擔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前途。[3]
針對以上現狀,筆者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組合,按照學生的興趣和內容的疑難程度進行梯度安排。
(二)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適合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方法,建立應用文相關例文案例庫,為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及時搜集對應專業(yè)的資料,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三)花一到兩個課時的時間專門講授學習本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貫穿、強化。
(四)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在教授的具體內容和順序方面根據需要進行統籌安排。
(五)對于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原因分析,并拿出解決對策在課堂上進行實踐,盡力做到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邊發(fā)現問題邊解決問題。
(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嘗試,任課教師們進行集中研討、交流,對于教學方法進行整改和創(chuàng)新,爭取找到相對較為理想的教學方法。
高職、高專類學生其學業(yè)的專業(yè)性較強,而且相比一般大學生這些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針對應用文寫作教學本身,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現狀和學生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教學,因材施教,根據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學習反應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循循善誘,使本門課程能夠真正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能夠真正地實際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發(fā)揮它的實用性功能。
【參考文獻】
[1]吳勇斌,王鈴香.[M]新編應用文寫作教程,2014
[2]管研珍.[J]提高中職學校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策略研究.科技風,2015
[3]徐輝.[J]論如何提高中職學生應用文寫作興趣.教育探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