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越輝
【摘 要】 在素質教育觀下的初中數學教育,要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就必須對數學思維這一核心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為當代的初中數學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育;思維探討
一、對數學形象思維的分析
在數學形象思維中,表象與想象是兩種主要形式,其中數學表象又是數學形象思維的基本元素。
1. 數學表象
數學表象在人的頭腦中是通過對客觀事物、模型、幾何圖形、代數表達式、數學符號、圖像、圖表等的重現而形成的。而數學的形象思維恰恰是以數學表象為主要思維材料的一種形象思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表象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課程中抽象的內容。善于利用表象思維能力去分析事物的性質特點等。從而利用這些特征學會解題、學會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表象思維就是要使學生在幾何學習中。對基本的圖形形成正確的客觀的表象,抓住圖形的形象特征與幾何結構。辨識不同關系的各種表象,在代數、三角、分析等內容的學習中。重視各種表達式和數學語句符號等所蘊含的構造表象。
2. 數學想象
學科里通常把數學想象分為再造性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兩種類型。
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的想象,很多都屬于再造性的想象。因為學生的心智發(fā)育還未完全成熟。很難對新的表象創(chuàng)造出獨立的、全新的想象。所以,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教導和自己的學習中。經過再加工、再現等方法去展開想象活動。
其次,我們要分析的是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它一般指不依靠現成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符號的描述。也不根據現成的數學表達式和圖式等方法的提示,只依據思維的目的和任務在頭腦中形成獨立的新的形象的思維過程。一般中學生是比較難達到這個高度的,但是可以朝這個方向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對數學邏輯思維的分析
數學中的公式、定律和法則等。都是通過嚴謹的邏輯思維才能推導歸納出來的。所以在教學當中,我們一定要教會學生層層論證、逐步證明、反向驗證等方法,這是一種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很難把數學學好。所以,在平常的習題練習當中,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論證和檢驗,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對數學直覺思維的分析
直覺思維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指以一定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的。通過對數學對象作總體觀察,而在瞬間頓悟到對象的某方面的本質,從而迅速地對數學對象作出估計判斷的一種思維。在表現形式上。一般有以下特征:直接性、快速性、整體性和不可解釋性。數學的直覺思維是一種非邏輯的思維活動。是知識能力經過長期積累和反復思考以后,某一瞬間觸發(fā)了靈感而不自覺地對事物本質作出的一種判斷。這種思維能力在學生的身上常常表現為對某一問題的突發(fā)性的好奇發(fā)問?;蛘呤菍虒W內容的一種直接的認識,這種認識不一定正確或者全面。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如何尊重學生的直覺思維,懂得將其不全面的直覺思維,加以邏輯的鍛煉,從而幫助學生從數學的學習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和魅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 陳涌鑫. 探析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途徑[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1).
[2] 俞琴賢. 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J]. 數學大世界,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