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杰
摘要: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尤其到了高中階段,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不但能夠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而且還能進一步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本文從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及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策略
引言:
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有了自己獨立思維的能力和獨到的見解和想法,而這時,如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學生們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話,就會影響高中生的成長和學習,而作為高中班主任,要想達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能夠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真實的情感,付出自己的細心和耐心,與學生交朋友,讓大家在彼此平等的關系下和諧相處,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提升。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思想守舊,管理模式落后
在高中班主任的心目中,總是覺得所有的目標和任務就是要高考,要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大學,這種陳舊的思想觀念束縛著班主任的頭腦,使他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畏首畏尾,既害怕嚴厲的管理引起學生們的逆反心理,又害怕管理松懈影響了學業(yè)生們的學習成績,這樣的管理模式,嚴重阻礙著學生們的成長,束縛著學生們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使高中生完全在教師的羽翼之下學習和生活,而且這種落后的管理模式使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拓展,影響孩子們?nèi)嫠刭|(zhì)的培養(yǎng)。
2、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缺乏責任心
高中班主任要面對一群有思想、有頭腦、能夠獨立思維的青少年,往往會遇到很多束手無策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所表現(xiàn)出來的解決辦法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尤其對于差等生來講,班主任更不愿意付出太大的精力,而且對于學生們?nèi)狈ω熑胃小]有善惡觀、公德意識差等情況,班主任也隨之任之,沒有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教育,這樣的教學管理,就會令高中生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走上社會就會成為問題青年,影響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3、缺乏管理的全面性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必須要能夠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根據(jù)他們的不同特點去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和教育。因為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考上全國重點大學,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是一級棒的高才生。但在班主任實際管理工作中,卻缺乏全面性,沒有對學生們進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yǎng),也沒有針對其差異性來進行綜合性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高中生們對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認同,甚至持有反對意見,最終導致班主任工作難以進行下去,影響著學生們的未來。
二、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1、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集體
只有創(chuàng)建一個團結(jié)向上的班集體,才更有利于高中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所以創(chuàng)建良好班集體是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前提,也是保證一切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而良好班集體的創(chuàng)建必須要有一群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班干部,還要有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更要注重學生們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在班干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尤其對于德育教學方面,班主任必須要嚴抓不懈,要讓每位學生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當然,班主任管理有效性,還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和標桿,使大家從內(nèi)心認可和肯定,真正達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應當營造良好的班級管理氣氛,讓所有的學生一起參與班級管理。在學生的自我管理當中,班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建設班風與學風至關重要。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quán)與空間,讓學生自主選擇班委成員,發(fā)揮班委成員的模范功能,體現(xiàn)其自我領導的號召力與核心凝聚力,推動班級良好氣氛的營建。
第二,管理好問題學生。班主任應當誠懇地對待所有的學生,探究問題學生的具體成因,如社會原因、家庭原因、性格原因等,以誠心打動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改正錯誤,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教育,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第三,應當敏銳地發(fā)現(xiàn)班級管理面臨的問題且及時解決。班主任應當將自我當成班級的一員,發(fā)揮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功能,高度關注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且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應當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傾聽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將自己變成學生的強大后盾。
第四,創(chuàng)建合理、嚴密的班級管理考核機制。班主任應合理地評估班級工作的完成情況,認真地規(guī)劃學生的德育工作,還應當懂得創(chuàng)造條件,順勢引導,讓學生可以自覺地改正自身的壞毛病。
3、掌握批評的技巧
教師應懂得用贊揚取代批評,以靈活的形式指點學生的錯誤,多多激勵與肯定學生。針對規(guī)劃好的教學目標,班主任應以最為理想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倘若班主任需要批評學生,那么應當盡可能地用交流與商量的語氣取代嚴格的懲罰,如此,針對不愿意承認錯誤、愛慕虛榮、個性較強的學生,能夠?qū)崿F(xiàn)理想的效果。教師在選擇批評的時間與地點上,應當選用合適的時機與場合,盡可能不在周一和早晨批評學生,也不要當眾批評學生。在公開的場合批評學生,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如此難以實現(xiàn)理想的批評效果,且會導致師生間產(chǎn)生矛盾,造成教師與學生關系緊張。教師務必認真對待批評學生的過程,不可以草率,倘若一次難以實現(xiàn)理想的成效,那么就選擇其他合適的時機再進行教育。另外,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還需要結(jié)合社會實踐,結(jié)合學生們本身的發(fā)展情況來進行說服,而不是以嚴厲、強壓的姿態(tài)面對學生,更不能給學生們施加高壓政策,要合理利用“東風”和“西風”。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對高中班主任教師來講,要想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應當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集體,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掌握批評的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夠推動學生的發(fā)展與進步,為社會培養(yǎng)素質(zhì)較高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曉鋒.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