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要】對如皋市特殊教育學校參與融合教育的聽力障礙學生、普通學生及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淺談解決策略。
【關鍵詞】融合教育;聽障學生;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聽障學生的融合教育就是把聽障學生安置在普通學校等教育機構,和普通學生一起接受教育,并提供最適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隨機抽取本市(如皋市)特殊教育學校啟音部學生、普通小學學生以及相關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進行調查,為他們做一個融合教育下聽力障礙學生和普通學生共同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問卷。
通過這一調查問卷,可以看出聽力障礙的學生與普通學校學生是可以相互接受彼此并且可以在一個班里面進行學習的,在調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普通學生和聽力障礙學生的學習促進作用不明顯。找到引起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是聽力障礙的學生生理和心理上跟普通學校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他們在一起學習的時候對雙方并沒有起到促進的作用。結合本次問卷,筆者認為聽障學生在融合教育中還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上的差異,知識難以銜接
我校一年級用的是人教版聾教材,直到二年級才開始使用普校一年級的教材。而大多數的普通學校學生早在學前階段就已經開始部分課程的學習。我們聽障學生在學前階段還在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因此跟普通學校學生比起來已經差了一大截。
(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知識難以接收
我校與普通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學難度和教學進度、教學方式上都與普通學校不同。比如在上課的過程中,普通學校的老師們可以采用口語教學的方式,以學生自主思維為主、教師點撥為輔。而我們特殊教育學校聽障部的老師們 一般情況下會采用口語與手語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語言速度會相對較慢,授課的內容上也會相對普通院校的課程比較簡單。兩種教學方式的差異,聽障學生難以切換,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三)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心理壓力大
我校啟音部一個班級學生平均為10名左右,在普通學校中正常一個班級為50名學生左右。我們的聽障學生到普通學校的班級中,由于普校一個班級人數較多,教師難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另外由于普校的課程多,普通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高,普校老師的教學進度又比較快,聽障學生會越學越吃勁,心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這樣直接影響了聽障學生融合教育的效果。
(四)身體的差異,性格敏感
聽障學生雖然聰明,但他們的性格敏感,溝通能力差。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缺乏自信,會影響他們融合教育的效果。
三、問題解決策略
(一)成立融合教育工作小組
為了聽障學生能更好地在普校進行融合教育,我們應該成立融合教育工作小組,制訂“聽障學生融合教育的試行方案”,明確小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和職責。
(二)制訂個別化輔導計劃,解決知識銜接問題
1.可以充分利用早讀的時間對聽障學生進行語言康復訓練,鍛煉他們在嘈雜環(huán)境下的聽覺能力和讀唇語能力。2.一名聽障生安排一名固定的特教老師為其制定個別化輔導計劃,每天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做好觀察記錄,并及時跟相關學科老師時刻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3.可以采用每周五下午的休息時間,學科教師結合特教老師每日的反饋及觀察記錄對聽障學生進行課業(yè)輔導,并做好輔導記錄。4.周末則由家長負責檢查作業(yè),使家長了解孩子們的融合情況。
(三)提升普校教師特教水平,解決知識接收的問題
1.特教老師定期對普校教師宣傳聽障學生的生理特點,幫助普校教師了解聽障學生聽力受損的程度以及對學習的影響,如聽障孩子能夠聽到什么樣的聲音,如何通過更多的動作和語言對聽障學生進行指導,等等。2.協(xié)助普校教師合理安排座位,盡量讓聽障學生的座位靠前,方便聽障學生接受知識。3.分享教學方法,使普校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考量聽障學生的聽力需求,明確教學和測驗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普特教師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溝通
1.每班配備一名特教老師按時入班觀察,了解聽障學生在班級聽課時的狀態(tài),根據他們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后再制定出解決方案。2.及時與普校班主任老師溝通并提出建議,相互合作解決問題。3.與學科教師進行討論,解決每一門學科方面的問題。根據每個聽障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讓他們每一門功課都能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
(五)聾健結合,共同進步
對于聽障學生而言,聽障學生到普通學校學習,能夠促進聽障學生認真聽,好好說,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聽覺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有利于聽障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對于健聽學生而言,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了解聽障學生的優(yōu)點、缺點,從而逐漸地接納他們,與他們和平共處,并且給予幫助,這對于健聽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挑戰(zhàn)。等他們走入社會,他們將會以更寬闊的胸懷接納差異、尊重不同。
參考文獻
[1]宋宜琪,張積家,王育茹.感覺經驗缺失對視力、聽力障礙學生概念表征的影響[J].中國特殊教育,2012(1).
[2]張茂林,杜曉新.聽力障礙學生閱讀策略研究概述[J].中國特殊教育,2011(7)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