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華 王磊平
摘要:近年來,育齡人群分娩就醫(yī)需求漸成多元化趨勢,其影響因素愈發(fā)紛繁復雜,而理論研究方面略顯匱乏。本文以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為時代背景,系統(tǒng)梳理了育齡人群分娩機構選擇的影響因素,運用皮爾遜相關分析法剔除相關性較低的因素,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的四個主因子為診療保健因子、社會評價因子、就醫(yī)便捷因子、尊重需求因子,為研究分娩就醫(yī)行為乃至其他群體就醫(yī)行為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for childbirth for child-bearing age has gradually become diversifi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two-child policy is fully opened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childbearing age grouping mechanism,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liminate low-relevant factors, and using factor analysis to perform factor analysis to extract four main factors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health care factor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ocial assessment factors, convenience factors for seeking medical care, and demand-respecting factors,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ldbirth and medical behavior and other groups' medical behavior.
關鍵詞:分娩機構選擇;影響因素;因子分析
Key words: delivery institution selection;influencing factors;factor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7-0277-03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醫(yī)療消費自主權擴大,育齡人群的分娩就醫(yī)需求漸呈多元化趨勢,影響其分娩就醫(yī)選擇的因素紛繁復雜,有待系統(tǒng)研究;同時,隨著醫(yī)改的持續(xù)深化、二孩政策的全面鋪開,分娩市場面臨日益激烈行業(yè)競爭,亟待密切聯(lián)系患者需求,有目標、有靶向地改善醫(yī)療服務水平,提升群眾就醫(yī)獲得感;此外,隨著分級診療格局的建成,深入研究分娩就醫(yī)選擇因素有助于分析群體就醫(yī)偏好,加強基層婦幼保健機構內涵建設,促進區(qū)域醫(yī)療資源的整合,推進醫(yī)療聯(lián)合體的建設和發(fā)展。因此,本題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文獻的回顧
國內外學者分別從兩個角度對影響患者就醫(yī)機構的選擇進行研究:一是從衛(wèi)生服務提供方的角度,研究醫(yī)院的因素對患者就醫(yī)機構選擇的影響;Mitchell(1997)等人利用Probit估計方法研究了美國各種保險類型對于患有乳腺癌的年輕女性選擇醫(yī)院的影響結果顯示,參加HMO的女性更愿意去較近的癌癥醫(yī)院而不是較遠的大醫(yī)院[1];Hanson(2001)等研究了公立和私立醫(yī)院的價格和質量對于居民就診行為的影響。[2]吳婷等對成都市居民就醫(yī)行為進行總體分析,發(fā)現(xiàn)調查人群在就醫(yī)行為上對三級甲等醫(yī)院有明顯的傾向性[3]。第二是從需方角度即患者角度分析患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對其就醫(yī)選擇的影響。Yip(1998)采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北京順義縣農民就醫(yī)選擇的決定因素。[4]Jowett等人(2001)年的文章主要討論的是在越南保險對于人們在選擇門診、住院還是自我治療和選擇去公立醫(yī)院、私立醫(yī)院和自我治療這兩種行為的影響。[5]李寧秀等(2001)討論了患者的不同特征(年齡、文化程度和醫(yī)療保險等)對醫(yī)院級別選擇影響。前人的研究僅限于從需求方或者供給方對部分因素進行研究,并沒有針對某一病種或群體,泛泛而談而不能突出不同群體的特征;此外,前人僅僅針對幾個因素進行分析,缺乏全面性。因此,本文以育齡人群的分娩就醫(yī)行為為研究內容,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全面梳理,系統(tǒng)分析,以期對相關理論研究進行補充。
3 影響因素的獲取及問卷的發(fā)放
筆者通過文獻查閱結合實地訪談初步獲取20個影響因素。為使獲取的影響因素更具有科學性,筆者運用專家德爾菲法,邀請5名資深婦幼保健專家領導對上述影響因素進篩選,經過數(shù)輪討論直到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提煉出的影響因素如表1。
本文根據(jù)提煉的18項影響因素設計調查問卷題項,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級量表形式,問卷的評分等級為5級,即:非常重要:5分;比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完全不重要:1分。根據(jù)統(tǒng)計學原理,測試題項與測試樣本數(shù)量比例應下1:5到1:10之間。本文于2017年3月到6月在HFY醫(yī)院共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29份,回收率為86%,其中,有效問卷124份,有效率82.7%。
4 相關分析及因子分析
4.1 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是指對題項與總分之間的關系進行的分析。相關系數(shù)越小表示題項與總分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越低,即相對重要性越低。根據(jù)分析結果須將顯著性較低的題項刪除,以便進行下一步分析本文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來分析各題項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程度。
由表2可知,第13、18題項沒有達到顯著性相關水平,而第13、15題項分別為健教等延伸服務和周邊商超齊全。當下,患者獲取健教資訊途徑廣泛,相較于醫(yī)院提供健教知識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13題項沒有達到顯著性相關符合實際予以刪除;網(wǎng)絡購物、訂單外賣的很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衣食住行便利性大幅提高,受空間地域限制低,因此題項18相關水平不顯著符合實際,予以刪除。
4.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種從變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tǒng)計技術,目的是描述隱藏在一組測量變量里的一些最基本,但又無法直接測量的隱形變量。在做因子分析之前,必須先確定各變量觀測值之間的相關性,本文采用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來確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一般認為當0.8 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進行共同因素正交旋轉處理,使旋轉后的每一個因素內的各個題項的因素負載大小相差額能達到最大,以有利于共同因素的辨別和命名。 如表4中共提取出了4個主因子。 因子1包括題項7設備設施齊全;題項8專家名醫(yī);題項11診療及時、高質安全;題項12乳房護理和產后康復,因子反映的是診療保健效果因子。 因子2包含題項1醫(yī)院等級、題項2醫(yī)院口碑、題項3相關群體影響、題項4院內有熟人,因子二反映的是醫(yī)院的社會評價因子。 因子3包含題項5醫(yī)保報銷、題項14程序便捷、題項15收費清晰合理、題項16院區(qū)安全,題項17交通便利停車方便,因子3反映的是就醫(yī)便捷因子; 因子4包含題項6環(huán)境整潔、題項9醫(yī)護服務態(tài)度好,題項10醫(yī)患溝通充分,因子4反映的尊重需求因子。 4.3 效度分析與信度分析 本文從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對量表進行檢測。內容效度是指題項能否代表所要測量的內容或者主題。本文的題項設計是在研究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剔除了相關性較低的題項,故本研究的量表架構和題項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結構效度是指測量結果體現(xiàn)出某種結構與測值之間的對應程度。在因子分析結果中,用來評價結構效度的主要指標是累計貢獻率、共同度以及因子負荷。累計貢獻率反應公因子對量表的累計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了由公因子解釋原變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負荷反映出原變量與某公因子的相關程度。通過上文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可知,各題項的總相關系數(shù)和共同度都較高,從表5可知,因子分析共提取4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累計貢獻率高達89.6%,具有較高的效度。 由表6信度分析結果看,問卷整體和各因子的信度系數(shù)值均達到較高水平,本文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影響育齡人群分娩就醫(yī)機構選擇的度量是可靠的,可以滿足統(tǒng)計分析的需要。 5 結語 本文系統(tǒng)的梳理了影響育齡人群分娩就醫(yī)機構選擇的影響因素,利用相關分析對數(shù)據(jù)進行預處理,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將原有眾多指標濃縮成為診療保健因子、社會評價因子、就醫(yī)便捷因子、尊重需求因子這四個具有命名解釋性的因子,各因子健相互獨立并且能夠反映原有變量絕大部分的信息,最終確立了影響育齡人群分娩就醫(yī)選擇的因素指標,本文建立的指標模型對討論影響分娩就醫(yī)機構選擇乃至其他就醫(yī)選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Mitchell,Jean M.and Jack Hadley(1997)"The Effect of Insurance Coverage on Breast ancer Patients Treatment and Hospital Choic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87,No.2,PP.448-453. [2]Jowett,Matthew,Anil Deolalikar and Peter Martinsson(2004)"Health insurance and treatment seeking behavior: evidence from a low-income country "Health Economic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rn).DOI:10.1002/hec.862 [3]Hanson, Kara,WinnieⅥp and William Hsiao(2004) "The impact of quality on the demand for outpatient services in Cyprus"Health Economic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rn).DOI:10.1002/hec.898. [4]Yip,Winnie,Hong Wang and Yuanli Liu(1998)“Determinants of patient choice of medical provider:a case study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13(3):311-322. [5]吳婷,宋靜媛,朱昌蕙.成都市居民就醫(yī)行為的調查與醫(yī)療服務建議[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37(5):85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