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要求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而幫助初中生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使他們掌握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和能力。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轉變傳統(tǒng)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模式,給予初中生更多的自主性,鼓勵他們自主探究,以使他們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F本文就從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構成和培養(yǎng)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學習水平、促進他們的發(fā)展等提出了自身淺薄的看法,以為教學貢獻一分力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要求學生默寫物理概念、背誦課堂筆記等,導致初中生的學習過程比較機械化,淪為了做題的機器,不僅無法使他們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還容易導致初中生為了學習而學習,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以綜合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的態(tài)度、能力等,使他們真正愛上物理學科教學,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
一、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構成
(一) 科學知識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學性學科,初中生在初二階段才開始學習物理,在學習過程中,教學大綱要求初中生能發(fā)現生活中各種物理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并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中蘊含的科學知識等。因此教師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前提展開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科學知識方面的素養(yǎng),促使他們主動探究,了解實際生活中蘊含的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平面鏡成像部分知識時,初中生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照鏡子,那么平常所使用的鏡子是如何形成人像的呢?初中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對科學知識有更多的認識,自然能培養(yǎng)起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 科學方法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在教學大綱中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不應該只關注初中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還應該關注他們是否具備了必要的學習方法,提升了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等。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課程中蘊含著很多科學探究方法和思想,例如科學推理法,在探究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實驗中,就是不斷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氣,隨著玻璃罩中的空氣不斷減少,聽到的鈴聲也越來越微弱,初中生就可在推理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真空中并不能傳播聲音。其實物理課程中有很多實驗并無法在實驗室中完成,大都需要初中生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
總之,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而真正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三) 科學精神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在初中物理課程中所提到的科學精神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初中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科學研究的激情,當探究遇到瓶頸時,能堅持不放棄,多次分析實驗數據和操作步驟,并能隨時重新開始實驗操作的精神。物理學家在探究物理實驗的過程中,也失敗了很多次,愛迪生在發(fā)明燈泡時,就失敗了一千多次,雖說目前教材上給出的實驗大多是以驗證性為主的,但是初中生科學精神方面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目前很多初中生受到家庭的溺愛,遇到問題就想放棄,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產生厭倦的心理,這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科學精神方面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使初中生真正具備吃苦耐勞、不怕失敗等的良好品質。
(四) 科學應用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科學應用就是指初中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物理學科中的很多原理、公式等都是科學家通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和研究得出的,因此初中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識之后,也應該對這些知識進行運用,用以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物理學科的學習落到實處。
二、 提升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策略
(一) 從核心概念入手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材中很多概念都比較具體,是初中生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包括物態(tài)變化、光的折射和反射等概念,初中生在這些概念學習的過程中,被引入了物理學科的殿堂,會感覺到物理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在學習時,會非常興奮和快樂。這樣教師就可從這些概念背后的科學故事入手,激發(fā)初中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從而使他們形成物理符號和元素,初步具備核心概念方面的素養(yǎng)。
到了八年級下冊,初中生所學習到的物理概念變得抽象,但這些概念仍然是可以被感知的,例如壓強、力、運動等,對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強調概念本身之外,還應該使初中生自主探究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力與運動有什么關系呢?壓強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經過主動聯(lián)想,初中生能把這些概念串聯(lián)在一起,學習能力也不斷提高。
從九年級開始,學生會學習到更加抽象的概念,包括電磁、功、磁場等,這些概念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應該主動提問題,還可主動設計探究性實驗,去研究這些概念。初中生經過自主探究,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基本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對于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也是大有好處的。
(二) 從物理公式入手
目前很多初中生覺得物理公式難掌握,尤其是公式中的一些特定符號,在背誦時,容易混淆,而就算背過公式,卻不會做題的現象也是經常存在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物理公式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并幫助他們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電路部分知識時,要求初中生分別掌握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關系公式,在串聯(lián)電路中,各部分電壓之和是等于總電壓的,即
U=U1+U2+U3,而電流是處處相等的,即I=I1=I2=I3,并聯(lián)電路則正好相反,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是U=U1=U2=U3,而電流是I=I1+I2+I3。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公式的推導過程入手,鼓勵初中生思考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關系式。該公式是初中生在電路實驗的過程中得出的,當他們在回顧實驗現象時,自然能加深對公式的背誦,記憶更加深刻。
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對物理公式展開講解時,教師應該做到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 從實驗探究入手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受到教學條件和設備的限制,教材上的很多探究實驗,大多以教師演示或者講述為主,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時,應該積極轉變實驗探究方面的教學方法,以使初中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自主權,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增大摩擦,有的時候需要減小摩擦,而初中生也可以用手在桌子上拖動,然后去感受滑動摩擦帶來的阻力。當初中生清晰地感受到了摩擦力是什么之后,教師就可初步培養(yǎng)他們提出問題和猜想假設的能力,畢竟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在實驗設計與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使初中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很多物理實驗中,都需要控制變量,這樣教師就可提問學生為什么要控制變量呢?還有哪些實驗需要運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呢?
實驗探究對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知識和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樣教師就應該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核心素養(yǎng),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促使他們更好地發(fā)展。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在核心素養(yǎng)中融入物理學科的價值體系,并不斷豐富教學方法,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更好地為初中生服務。當然初中生自身也應該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多一些觀察和思考,多一些探究的積極性,從而掌握更加全面的物理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兵,孫德生.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研究及測評實踐[J].物理教學,2017,39(12):39-43.
[2]楊琴榮.淺析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及其對物理教學的影響[J].物理通報,2017(9):33-35.
[3]郭玉英,姚建欣.聚焦教學關鍵問題 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教學關鍵問題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引領[J].基礎教育課程,2016(19):50-55.
[4]陸建忠.基于生活現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和態(tài)度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14):20-21.
作者簡介:陳杰龍,中學一級,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