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紀末起,為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我國進行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目的就是使培養(yǎng)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國家發(fā)展的需要,構建起符合21世紀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我國特殊國情的影響下,高考成了最快捷也最高效的一種人才選拔方式。近幾年,伴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詩詞大會,國學知識競賽,漢字聽寫大會等綜藝節(jié)目的火熱開播,國學,漢字又重新煥發(fā)了其生命光輝而語文文言文的學習也再次進入大眾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復習文言文,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一個話題。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學習;文言文復習方法
文言文作為我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典籍作品的載體,成為我們與先哲對話的一個基本工具。然而事實證明,在當今高中教育體系下的學生,文言文水平并不是很高。且伴隨著高考語文文言文分值的增加,迫切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成為學子,老師,家長普遍的心聲。本文將依據(jù)新課改的改革理念,結合近幾年高考語文文言文試題結構,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具體論述如何應對文言文的復習。
一、 教書育人師之為也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起到的領航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對于高考語文文言文的復習,教師良好的教學方法和自身素養(yǎng)都會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而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成效。
(一) 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創(chuàng)新復習方式
由于古今交流方式,社會形態(tài)有所不同,不少學生在閱讀文言文作品時如果沒有較為深厚的文學常識,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閱讀障礙,影響閱讀興致。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可以采取一些恰當?shù)姆绞絹砑ぐl(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教師的旁征博引,對名言佳句的信手拈來和對文學作品的熟稔于心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我們想要稱贊一位女子面貌可人時,我們可以借用曹植《洛神賦》中描寫宓妃的詩句,同樣的內(nèi)容被用來形容王羲之的書法也倒別有一番韻味。教師若能夠在講課過程中隨時穿插古文佳句,定能使學生對古文的好感度上升,激發(fā)其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恰當?shù)嘏浜鲜褂枚嗝襟w教具。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可以向同學們展示一下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男女怡然自樂,不爭吵,不閑鬧,更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加強對其中的重點句的背誦。
(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對于文言文的復習,教師可以多傳授給學生一些實用的方法和竅門。新課標改革要求老師從“教知識”向“教學習”方向轉(zhuǎn)變。恰當?shù)膶W習方法會讓學生覺得文言文不再是過于苦澀的。我們將借用全國卷來具體說明。全國卷文言文試題有四類,三道選擇題,一道翻譯題。選擇題分別考的是斷句,文化常識和內(nèi)容概括,每類題型都有特殊的解題方法。
1. 斷句題:斷句題本質(zhì)上考察的是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在做此類型題時,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爾后在自己有把握的地方可以先斷開,猶豫之處就需要進行精讀和深分析。有時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字眼,特殊標點符號都可以成為斷句的依據(jù)。
2. 文化常識題:此類題型考的就是學生對文化常識的記憶,因此,除過記憶并無他法。但記憶也可以巧取,關聯(lián)記憶,歸納記憶都是高效背誦的不二良策。
3. 內(nèi)容概括:此類題考查內(nèi)容與斷句題基本一致,但是斷句題著眼點在小處,而內(nèi)容理解題則更偏重于學生對文章的宏觀把握。對人物關系,特殊字詞的理解往往能一針見血的判斷對錯。
4. 古文翻譯:翻譯講求的是“信,雅,達”。句子要翻譯的通順,盡量優(yōu)美,關鍵字詞的翻譯不可有失偏頗。同時可借用“增,刪,補,留”的原則調(diào)整語序,使翻譯過來的句子盡可能地符合當代人的審美。
諸如此類的做題方法不勝枚舉。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文言文的復習時,要及時歸納做題技巧,總結古文中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現(xiàn)象。并且對于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要帶領學生反復揣摩,反復練習。
(三) 理解古文作品中的現(xiàn)實關懷
許多學生不理解自己閱讀文言作品究竟是為了什么,太過功利性的“考得高分”往往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在新課標改革下,學科學習應當從關注某一具體學科到關注現(xiàn)實人生的發(fā)展。閱讀文言文不僅僅是會做題,更是為了感受古人的高潔品行和桀驁人格。讀過《醉翁亭記》才能感受到歐陽修與民同樂,瀟灑自適的心境,讀過《岳陽樓記》方知太陽落幕時可以有“孤鶩齊飛,秋水一色”之奇景,讀過《陳情表》才懂李密對母愛的拳拳之心。教師在復習時有意識的滲透這些人情事理,學生學到的就不僅僅是枯燥乏味之識,更有溫暖多彩之情。
(四) 多讀史多讀書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快速準確的拿下高考文言文,就需要平時點滴的積累。多讀史,多讀書,從經(jīng)史中可以領略到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和人情風貌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出語感,且經(jīng)過大量閱讀積累起的文化常識也可以成為在高考場上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些對做文言文題都是大有裨益的。對于處在備考階段的學生來說,或許會認為埋頭刷題才是得分王道,但是積小流,成江海,大量的閱讀看似愚笨實則是最為有效的高分寶典。
二、 栽植收獲學之道也
(一) 回歸課本尋求方法
高三時間之緊,任務之重,浩大的復習工程在每一個高考學子面前都是一個艱苦繁重的任務。因此,若是能摸索到一個最便捷的復習方法,事半而功倍。對于文言文的復習來說,回歸課本就是一個看似愚笨,然則高效的復習方法?;貧w課本,并不是一種走馬觀花式的翻翻書,而是要求學生夯實牢固自己的文言基礎。課本中所選擇出的文言文本,基本
上囊括了高考對文言文考查的知識點。學生在翻閱書本的時候,要主動地將文言內(nèi)容轉(zhuǎn)換為現(xiàn)代語言,將書本作為高考題的模板,扎實自己的文言閱讀能力。其次,反復誦讀課本中的名篇佳作可以將其中的詞類活用,文言虛詞等默記于心,量變引起質(zhì)變,在嘴邊反復吟哦的多了,自己的文言文語感也就不知不覺的有了躍進。
(二) 總結筆記適時歸納
課堂上老師講的文言內(nèi)容量大,且涉及語法方面的知識可能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通曉了的,因此,學生在一輪復習時要學會記筆記,為自己的二輪,三輪復習提供一個含金量較高的復習筆記。在記筆記的時候不可盲目堆砌,適時進行歸納總結。高考中考查18個文言虛詞,而這些虛詞的意思往往并不是一兩個,有時還涉及詞性和讀音的問題。如“為”做動詞時讀作二聲,做介詞時讀作四聲。結合適當?shù)睦右部梢詭椭鷮W生高效的記住文言虛詞。如果說通讀課文掌握文本大意是經(jīng),那么總結歸納,恰當分類則是緯,經(jīng)緯相互交叉,相互貫通,才算是打通了文言文閱讀這一任督二脈。要求學生做筆記,做歸納一方面是通過梳理知識點,學生能夠?qū)ξ难晕牡目疾橛辛顺醪降牧私夂桶盐?,另一方面則是由文言文閱讀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文言文知識量多且雜,每次出現(xiàn)的一個新知識點就有可能成為下次考試的一個考點,因此,學生做筆記還能起到積累瑣碎知識的作用。
(三) 了解考綱針對練習
高考考綱并不是給學科老師一人看的,學生仔細研讀考綱也是可以摸索出一些門路來的??季V作為高考的一個風向標,其間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在高考的試卷中表現(xiàn)出來。學生看考綱,一看考試大綱對各類題型的設置、分值及能力要求等級,二看考綱所要求的學生能力和考查重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提前熟悉考試時的重點,并參照能力要求層級對自己的水平做一個初步的估計。此外,對于高考題,學生應當反復做。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每年高考所考查的重點基本相同,摸熟了往年的高考題實際上就是摸熟了高考的路數(shù)。參照考綱,佐以高考真題來回做,最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做有針對性的訓練。
(四) 左顧右盼高效用時
本文雖是討論文言文的復習方法,然而學科之間從來都不是一個個孤立存在的。在做文言文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詞有時我們是可以從別處借來意思的。例如成語“不知所措”的意思是指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措”在這里的意思是安置,處理。同樣地,在《論語·子路》中有這樣一句話“則民無所措手足”。如果單說“不知所措”我們一定可以將它的意思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并能完美的解釋“措”的意思,但是將該詞換個語境,就會有同學困惑,對于這句話的理解完全沒有頭緒。我們應當知道學習文言文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有時你轉(zhuǎn)個山,轉(zhuǎn)個水就會發(fā)現(xiàn)文言文和成語辨析間的聯(lián)系真是互相提醒。同時,將碎片化的時間綜合利用起來,抽空讀一篇文言文,記兩三個文言虛詞,這些都不失為復習文言文的高效方法。
三、 結束語
文學典籍是我國優(yōu)秀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新形勢下要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回歸就離不開我們對文言文的理解。文言文復習不是一個說完就完的過程,它既需要來自老師和學生多方面的配合,又離不開合適高效的學習方法。相信在新課改課堂主體轉(zhuǎn)變,教學重點轉(zhuǎn)變,教學方法轉(zhuǎn)變的背景下,文言文復習于此環(huán)境中定將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蒲彩霞.新課標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方法淺談[J].新課程學習(中),2014(12):37.
作者簡介:
潘元鑑,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閩清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