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班級生存、發(fā)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反映的是班級這個特定的社會組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理念與靈魂。
關鍵詞:個性;特色;班級文化;凝聚力
我校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占百分之九十之多,過去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薄弱校。很多家長對于孩子送到我校有顧慮,擇校導致生源流失嚴重。如何讓學生家長信賴我校、選擇我校,我想應該從班級文化建設入手。
一、 創(chuàng)設充滿激勵的班級環(huán)境
(一) 創(chuàng)建品牌班級
將班級作為一個品牌,如同“商標”一樣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可以給班級取一個有意義的名字作為品牌名稱,如“快樂二(1)班”。品牌并不等同于班級名稱,創(chuàng)設品牌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讓整個班集體有一個象征意義,即品牌形象。當然,品牌的創(chuàng)立與維護是班主任的有意識行為,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讓他們理解:班級榮譽和班級形象就是班級品牌。
(二) 借助名言警句
為了給班級創(chuàng)設出更好的班風,我要求所有的同學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或選擇一句話作為自己近段時間的座右銘,并以此約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這樣就必須要對自己做全面而客觀的分析。我要求學生如果自己覺得拿不準的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信得過的老師共同商量,結合教師力量,共同幫助每一個同學。此舉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也親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 利用好教室空間
教室環(huán)境布置要根據(jù)學生的年紀、生理、心理等特點,不僅要體現(xiàn)出一定的知識性、教育性還要在班級中增設趣味性和鼓勵性的區(qū)域,讓學生在教室中能快樂地有收獲的學習。力求通過精心布置,讓班級的墻成為“會說話”的宣傳窗口,設計出有特色的衛(wèi)生角、圖書角、學習園地及文化墻。
我班文化墻中設有龍虎榜這一欄。龍虎榜里,學生背誦一篇課文獎勵一面小紅旗,背誦一句論語,一首唐詩,一首宋詞或者優(yōu)秀散文獎勵兩面小紅旗,“可愛的同學”欄目里,有每周評選的進步之星、自愛之星、勞動之星、智慧之星。“尊敬的老師”欄目里有教師寄語,有最受歡迎的老師。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班級布置”充分彰顯了班級的個性特征,如一張張臨風揚起的笑臉,洋溢著朝氣和理想。
二、 構建和諧奮進的班級氛圍
(一) 加強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建設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沒有剛?cè)岵陌嗉壒芾碇贫仁遣恍械模獜纳磉叺男∈麻_始,嚴格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如坐坐好、書本擺放整齊、課前準備要做好、不挑食、整理好書包等。雖然一件件都是小事,但只有外在言行的規(guī)范約束,才會有內(nèi)在思維的自由放飛,抓實了小事,也就養(yǎng)成了大德。
1. 豐富班級管理角色,建立競爭機制,讓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豐富班級管理角色的直接目的是為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服務于集體創(chuàng)造條件。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還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榮譽感。
2. 班隊活動特色化。課外活動也是班隊的另一形式,如何體現(xiàn)活動的特色化,我覺得可以結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一主題來進行。如在清明節(jié)開展“祭奠烈士”活動,讓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和在“祭英烈”網(wǎng)站上給烈士先輩們留下寄語,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濃濃的“民族情”和醇醇的“民族魂”;在春節(jié)開展“過中國年”活動;在元宵節(jié)開展“鬧花燈猜燈謎”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讓學生了解到五千年來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
(二) 創(chuàng)立健康向上的班級精神
1. 特色班訓、口號、目標。班訓、口號目標化,它代表著班、隊的活力,體現(xiàn)了班級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讓每一個學生在共同的價值追求中得以發(fā)展。比如,“文明有禮刻苦勤奮,只爭朝夕做到最好”“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挑戰(zhàn)自我直到成功”“班榮我容,班恥我恥”“讀健康有益之書,做奮發(fā)向上之人”等,用目標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標對照,反省自己、發(fā)展自己。
2. 特色班歌。特色班歌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采用大家耳熟能詳?shù)母枨稍倥渖舷氡磉_自己班級精神面貌、希望和追求的原創(chuàng)歌詞,即改編+自創(chuàng)。如五(1)班小太陽中隊設計的班歌是《我是校園的小小太陽》。歌詞主題思想:班級的孩子們就是一顆顆散發(fā)光芒的小太陽,小太陽總是在黑暗的地方發(fā)出光亮,黯淡了偶爾停歇又充滿能量,它總是在不斷地給人帶來希望和光明。
3. 擁有班級自己的節(jié)日、儀式和慶典。班級獨特的節(jié)日,“美食節(jié)”“義賣節(jié)”“古詩采集節(jié)”,一個個富有個性的班級節(jié)日,在孩子們的小學生涯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三、 開展富有教育意義的班級活動
(一) 建立班級書架
為了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藏書意識,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多年來我堅持讓書香留在了我的班級。每學期開學初,我率先將個人的相關書籍搬進教室,再在班內(nèi)開展“獻一本看十本”的捐書活動,建立班級書架。我們相繼開展了“方寸世界蘊書情”書簽制作、“知識交換,快樂無限”好書換著看、“我與好書共成長”主題班會、“名家名篇誦讀會”“我愛我家、好書上架”等一系列活動。鼓勵學生以書為友,培養(yǎng)向書本探求真知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品質(zhì)。
(二) 全面鋪開“三誦”活動
我校自編了特有的經(jīng)典誦讀教材,在班級中全面鋪開了“三誦”活動。即晨誦、路誦和班誦。在時間安排上,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早晨10分鐘講讀經(jīng)典,學習新內(nèi)容,即晨誦;組織學生放學排成路隊進行誦讀,以便鞏固當天所學,即路誦。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時間,舉行班級誦讀比賽,現(xiàn)場進行評比,即班誦。
(三) 開展“我喜歡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活動”
在我班開展的“我喜歡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活動”中,以“扎染”文化為切入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學生參與,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和做出來的一個個精美絕倫的作品,讓我知道了只要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任何一個孩子都會付出全部的力量努力完成好作品。作品完成后舉辦一次作品展,邀請家長前來觀看,家長的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總之,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文化,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學生對生活的適應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金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楊連山.班集體激勵論[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鄒曉丹,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仙降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