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部分學生在初中畢業(yè)以較高的英語成績升入高中后,不適應高中英語教學,相當多的高一學生英語考試成績不理想,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少數(shù)學生甚至對學習英語失去了信心。這幾年,不少學校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只注重升學率而忽視了合格率。本文擬對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困難與解決方法做主要探究: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英語;教學;興趣
高一學生英語成績下降的原因:1. 初、高中教材間梯度過大。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高中英語課的內(nèi)容比較多,每節(jié)課的信息容量遠遠大于初中英語。這些都是高一英語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2. 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英語學習,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英語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不懂的語法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英語語法的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看課本的能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上述主客觀因素,都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面臨的主要困難。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讓學生對高中英語課感興趣,且大面積提高英語成績,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 運用直觀、情景、交際手段教學
在課堂上使用直觀教具,可以按照教師的意圖,提供一定的語境,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快更合理地進行。實驗表明:在視聽的效果上,看過的能比聽過的內(nèi)容多記住1.66倍。直觀教具的運用,可以使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觀都參加活動,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吸收知識。高中學生,尤其是高一學生,好說愛動,模仿力強,想象力豐富,教師的教法越直觀,手段越形象生動,興趣就越濃厚,學習內(nèi)容也就掌握得越牢固。所以平時教學應注意利用實物、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讓學生邊看、邊聽、邊做、邊模仿,充分調(diào)動眼、耳、口、腦、手等多種器官參與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攝取信息,這樣既有利于加強他們的識記效果,又有助于引起學習的熱情。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積極開展情景教學,通過比較真實的語境進行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得以使用學過的語言結(jié)構(gòu),在一定的交際情景中,進行流暢自如地演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例如:高中課本中有不少篇目,都可以改編成短劇進行表演。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目前,由于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現(xiàn)實生活中缺乏語言交際的環(huán)境和場所,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課堂是英語交際的主要場所。教師備課時,必須為學生使用英語這一交際工具而精心鉆研教材。高中教材幾乎全是積極詞匯,課文又非??谡Z化,教師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設置出各種語言環(huán)境,把真實的生活搬進課堂,帶領(lǐng)學生置身其中,觸景生情,使教學過程在交際環(huán)境中演進。
二、 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 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研究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是搞好英語教學的關(guān)鍵。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個性心理日趨成熟,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學習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善于獨立思考,主動鉆研,不喜歡教師施行注入式教學,不愿成為簡單的知識接收器。根據(jù)這些心理特點,需要施行民主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民主式教學原則要求有意識地根據(jù)教學目的要求、學生思想實際和接受能力,加以引導啟發(fā),同時提倡師生雙向問答,展開思想交流和討論,這樣課堂上消除了師道尊嚴,沒有了刻板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學習。
(二) 了解學生,愛護學生,重視情感因素
全面了解學生是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功的保證。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對哪一個教師有感情,就對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這可以說是一種感情遷移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情感因素,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多加鼓勵,批評要注意場合與分寸,對待優(yōu)生與差生,學習要求不同但態(tài)度一樣親近,對于學生在情景表演中出現(xiàn)的語言錯誤,應采取寬容和誘導的態(tài)度,鼓勵他們常開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和好心的引路人。
(三) 精心設計練習,啟發(fā)學生思維
啟發(fā)式提問能不斷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興致勃勃,思維敏捷,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聽說練習機會,有利于學生聽說技能的形成與熟練。英語教學有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的任務,但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諸方面的技能,以使他們能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活動。
三、 運用快樂原則教學
(一)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是一個快樂的人
人無論做什么事,如果不能從中感受到快樂,他就很難有所成就。學生學習也是同樣,如果他們不能從學習中得到快樂,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是難以學好的。要想使自己所授的課對學生產(chǎn)生親和力,避免學生望而生畏;要想讓枯燥的化為有趣的,繁雜的化為簡易的,教師應有開朗的性格,幽默的氣質(zhì),用自己的快樂情緒感染學生。高中學生熱情活潑,教師的快樂心情能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他們愛上你所教的課,并努力地去學好它。
(二) 穿插幽默,趣味題,注意寓教于樂
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可借助幽默或趣味智力題,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讓笑聲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潤滑劑的作用。一則短小的幽默故事,講述幾分鐘,恰到好處地引出學生的笑聲,既幫助學生理解了內(nèi)容,悟出了幽默所在,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節(jié)了教學節(jié)奏。
課堂上的某些僵局,用幽默方式處理最為恰當。比如學生上課遲到用如下幽默方式
善意批評:
T:(to the class)The bell hasnt rung yet,has it?
ALL:Yes,it has.
T:(to the late student)So youre late,aren t you?
S:Im sorry,Im late.
T:(to the class)What should you say to him,class?
ALL:Dont be late again.
T:Will you be late any more?
S:No,I wont.
這種處理方式既不造成師生的對立和緊張氣氛,又暗示不許再發(fā)生類似行為,顯示老師的權(quán)威。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中還可運用猜謎語,演角色,講故事,對話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作者簡介:
張兆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