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具體的校情出發(fā),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進行變通,探索出適合于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步驟的探究。注意課前科學合理分組、課中巧妙引導探究和課后恰當教學評價三個步驟進行小學生語文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合作;探究;開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得到了倡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很接地氣,既解放了教師,又解開了學生的束縛,在極大程度上刺激了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深受師生的歡迎,也因此在教學效果上有了很大的保障。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是理論層面的東西,還需要各地各校去進行大膽嘗試,去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因此,在許多學校,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從具體的校情出發(fā),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進行了變通,探索出了適合于自身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教學的實際操作上來看,小學語文算是一門看起來很容易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而實際上卻是不好實施的科目。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是一門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重的學科。從課文的選入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課文語言優(yōu)美、思想內(nèi)容積極向上,是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語文的學習強調(diào)的是整體的解讀而不是割裂式的“肢解”。所以說,具體的引導學生從哪些角度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應該注意哪些步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只有充分考慮好這些細節(jié),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才能得到有效、有序組織,并且產(chǎn)出較好的學習效果。
那么,小學語文課堂在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時應該注意哪些步驟呢?
一、 課前科學合理分組
因為年齡的限制,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會差些,自主學習能力當然也就需要一個耐心培養(yǎng)的過程。尤其是合作、探究的過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往往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自覺地就會分了心,忘記了學習的任務,或是玩耍,或是說題外話,學習的效率就高。所以說,在組織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之前,小學語文老師首先要做的是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完成學習小組分組之后,語文老師還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耐心細致的培養(yǎng)。有時候,根據(jù)各個學習小組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還要進行必要的指導,甚至是對小組成員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這樣的話,每一個學習小組才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課堂合作學習,在小組內(nèi)部的磨合中獲得長足的進步,為提高學習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行學習小組建設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進行組建。這樣,不同的學習小組內(nèi)部成員之間才能形成性格上的互補,他們不同的才能也才能有發(fā)揮的機會。特別是在小組長的選擇與培養(yǎng)上,語文老師要下大功夫。因為只有小組長做好小組成員在學習上的分工與協(xié)同,很好地負責起了本學習小組的學習任務,并且起到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各學習小組的學習效率才會有保障。因此,在組建學習小組的起始階段,語文老師要對小組長進行手把手的指導,甚至是親自參與到學習小組內(nèi)部的事務中去。在小組長工作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還要教給他們解決的辦法,當他們的堅強的后盾。等到小組長的業(yè)務能力提高了。那么,各學習小組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二、 課中巧妙引導探究
在組織引導小學生進行語文課堂合作探究的時候,關鍵點還在于學生合作探究的時機和方式。經(jīng)過我們的觀察,幾乎是所在的合作探究語文課堂不成功都是因為在這兩方面處理不好的原因。所以說,語文老師要注意在這兩方面下功夫。至于處理學生合作探究的時機,我們通常要在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來進行。至于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我們就要注意學生是不是被全員調(diào)動起來,如果有部分的學生沒有被調(diào)動起來,在課堂上顯得無事可做的話,那么這樣的合作探究方式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設計學生合作探究課題的時候,我們要著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被調(diào)動起來,是不是有利于學生的分工協(xié)同,是不是具有合作探究的價值等等問題。
以教學人教版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在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解決了字詞的障礙以文章大體意思之后,我們就可以這樣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工協(xié)同,用畫筆畫出小興安嶺的四季美景,要求把課文里涉及的景物(含樹木)都一一畫出來,而且還要上好顏色。這樣的話,因為這是一項整體工程,學生們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所以,小組長就要進行必要的分工,有的同學負責查找樹木的形狀和四季顏色,有的同學負責畫畫,有的同學負責在圖畫上寫上必要的解說文字,還有的同學負責審核圖畫的布局和色調(diào)等。因為是小組成員的全員參與,所以,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既分工協(xié)同又相互提建議,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 課后恰當教學評價
這里所說的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而言。我們知道,教師的教學評價以及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對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修正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明確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因此,語文老師一定要注意在學生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進行必要的交流展示,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中肯的教學評價。
還是以教學人教版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在組織引導學生完成上述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之后,語文教師要馬上組織各學習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評一評哪個學習小組的成果更好一些,哪個學習小組的成果還存在著哪些不足?最后再由教師做一下總結性評價,指出各學習小組先進的經(jīng)驗,也客觀指出各學習小組存在著的一些不足。這樣的話,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合作探究的進步的幫助是非常巨大的。
參考文獻:
[1]劉奔.小學語文自主性學習研究[N].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2]李勝芳.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速讀旬刊,2014.
[3]黃麗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甘肅教育,2015.
作者簡介:張木鉤,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