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義宏
【摘 要】伴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對中學美術教學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從美術課堂教學實踐看,仍有較多弊病,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審美能力較差等,無法滿足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要求。這就要求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如將當代藝術作品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將對當代藝術作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中學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作品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當代藝術作品 中學美術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146
素質教育理念主張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包括德、智、體、美、勞等,以其中美育為例,中學教學階段主要通過美術教學實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美術教學中僅通過書本知識,很難幫助拓寬學生視野,更無從談及提升審美能力,此時考慮教學中融入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陶冶情操,汲取藝術精華。因此,本文對當代藝術作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藝術作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所謂當代藝術,其概念在學術界并未統(tǒng)一,但結合大多資料,主要分為時間角度、風格類型角度下的藝術,其中時間角度屬于時間范圍概念,為“當前這個時代”,而風格類型層面,區(qū)別于傳統(tǒng)繪畫雕塑,當代藝術更體現(xiàn)在概念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波普藝術等多種形式。因當代藝術發(fā)展較快,許多優(yōu)秀的當代藝術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出現(xiàn)。若將這些優(yōu)秀作品引入到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當代藝術作品通過藝術映射生活,且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拼貼、重組、夸張等,這些均為學生帶來新奇的體驗,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假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第二,有助于學生現(xiàn)代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盡管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是當代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且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包含較多文化精髓,但近年來物質與精神文化發(fā)展下,要求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現(xiàn)代文化元素,保證學生以正確眼光學習文化藝術內容。第三,有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如學習中通過對藝術作品的剖析解讀,在辨別、評價中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同時,學生可吸收現(xiàn)代藝術作品中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造力因此得到培養(yǎng)[1]。
二、當代藝術作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當代藝術作品選用原則
盡管當前中學美術教學中,大多教師認識到當代藝術作品的應用價值,但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較多問題,致使藝術作品的應用效果未能充分發(fā)揮。這就要求充分遵循藝術作品選用原則,表現(xiàn)為:第一,銜接學生知識結構。該原則強調藝術作品的選用應控制在學生理解范疇內,如部分教師中選擇《泉》作為課堂作品,作品作者為馬塞爾·杜尚,作品內容將當代藝術多樣性與個性展現(xiàn)出來,但直接引入課堂,對初中階段學生一般很難理解,甚至導致學生知識復雜化,所以藝術作品銜接學生知識結構幾位重要。第二,作品傳遞積極影響。課堂中選用的作品應以美感、道德感為主,使學生在欣賞中獲取較好的審美體驗,切記將刺激感官的內容如暴力、色情等作品引用到課堂中。另外,素材選用需做到內容簡單、符合教師能力范圍等。具體開展教學活動中,有較多國內外優(yōu)秀作品均可融入到美術教學課堂中,如國內方力鈞的《時光》、王永義的《大批判》等,再如國外《Untitlde》《季斯卡的早餐》《破舊衣服中的維納斯》等。這些作品均可作為課堂教學中融入的內容[2]。
(二)當代藝術作品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當代藝術作品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對幫助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美學素養(yǎng)有積極作用,但需注意如何在課堂中融入是教學中需考慮的主要問題。教學活動中,可通過小組討論方法,以“合作化”學習方式完成藝術作品的分析與評判,深入挖掘作品中深層次含義。再如教學中采用藝術對比法,如對傳統(tǒng)藝術、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做直觀性比較,為使學生了解其中的差異,可給定具體的作品,如當代藝術作品選擇《大腳印的腳印》,學生可在對比中了解當代藝術魅力。由于藝術本身有一定的抽象性特點,即使引入當代藝術作品,學生仍可能不了解其中的藝術內涵,所以可選用其他多種形式活動,如“微視頻”的 應用,或對校外美術資源充分利用,如適時帶領學生到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參觀,欣賞美術沙龍、當代藝術家作品展等,這些均可幫助拓寬學生視野,強化學生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體驗,提高美學素養(yǎng)[3]。
三、結論
當代藝術作品的應用是提升中學美術教學的關鍵。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應正確認識當代藝術作品應用價值,明確作品選用原則,并在相關的教學方法上改進,確保教學活動中當代藝術作品的應用價值發(fā)揮到最大程度,推進教學質量與學生素養(yǎng)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轉蓮.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xiàn)代繪畫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J].學周刊,2018(19):155-156.
[2]徐耘春.視覺藝術教育的新動向:數(shù)字時代背景下的中學新媒體藝術課程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3]王海明,來璐.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方法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0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