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 要】生物是高中階段學習重要構成,尤其是對于理科生而言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科目,但是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本文也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具體的概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60
閱讀本身就是從書面語言材料之中領悟到其中意義與內涵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對知識吸收的一個過程,需要靠著思考、感知、記憶以及想象等各種心理活動才能得以實現(xiàn)。學生如果具備較為良好的閱讀能力,其就能夠正確且迅速的對教材之中的內容進行吸收與內化,這也能夠看見這一能力對于學生發(fā)展以及學習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學生天生都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一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培養(yǎng),而本文也是以高中生物為例對其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能夠在保障生物教學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閱讀能力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理論知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理論知識,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以黑體字的形式存在于教材之上,能夠直接吸引學生注意,可是并不是每個學生在查看之后都能理解的,生物理論知識本身就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概括性,十分的抽象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如果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講解,亦或者是依賴于學生的記憶是很難促使學生理解其深意的。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對教材之中所存在的實例、圖表以及補充等內容進行仔細閱讀的話,學生理解的難度就會明顯降低。
例如,教師在進行“種群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借助于黑體字來為學生展示出種群的概念,可是概念之中“一定區(qū)域”這一詞匯本就十分的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很容易模糊無法理解,這個時候教師讓學生判斷“一間屋子之中的所有蟑螂”是不是同一個種群學生是無法明確的;但是教師如果讓學生對教材之后的兩個實例進行閱讀的話,就能在概念補充中更好地理解這一理念,判斷出他們不屬于同一個種群。由此可見,學生如果具備較為良好的閱讀能力,其在理解生物理論知識上也會更加的迅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住生物理論知識。
二、閱讀能力培養(yǎng)能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發(fā)展下,高考對于學生信息獲取以及處理能力的考察也越來越重視,這也是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構成,而閱讀本身就是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基礎,所以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生物這一門課程本就和我們實際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在高中生物習題之中,我們經常能夠看見較多的問題都和我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實踐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整個題干所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也是十分的長、具有較大的閱讀量。在這個時候,學生如果不具備較為良好的閱讀能力,其自然也就無法從題干之中獲得有用的信息,進而也就無法進行解題;反之,如果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其解題效率與正確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價值十分顯著,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信息獲取以及處理能力,促使學生生物解題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為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來對其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進步,同時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閱讀能力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之后,很多教師也都意識到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成為教師教學中十分關注的要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對于生物這一門課程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其對于生物課堂之外的小閱讀也會充滿興趣,但是因為這些閱讀的內容較多,需要耗費較多的實踐,所以學生更加愿意聽教師講解。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如果能夠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學生實際來給予學生適當?shù)拈喿x指導,讓學生能夠掌握較為科學的閱讀技巧與方式的話,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外閱讀學習之中,從而也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閱讀討論的方式作為教學手段,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學習,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閱讀能力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高中生物教材之中本身就存在較多的生物科學方式,以及生物科學史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閱讀的,就能讓學生從中更好地感悟到科學家那可貴的科研品質,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實事求是、堅持不懈等科學態(tài)度,從而也能進一步激活學生生物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遺傳定律》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教材之中本就是圍繞著孟德爾的研究過程而展開的教學內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基因分離定律以及自由組合定律,還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假說-演繹法”的科研學究方式,讓其樹立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促使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與進步。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生物教學質量都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為此,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很好地意識到這一點,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相應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教學,以此來進一步促進生物教學效率與質量,讓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馮磊.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多項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物教學,2017(2x):31-32.
[2]胡秀榮.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2013(6):85-86.
[3]王力強.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3(7):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