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婕
【摘? ? 要】現如今,各領域不斷的改革和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已經在社會各個行業(yè)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實踐和應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為了讓計算機技術擁有強盛的生命力,同時也是為了讓計算機基礎課程發(fā)展的更好,各高校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探究的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及翻轉課堂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 計算機基礎課程? 教學重構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01
翻轉課堂作為老師和學生通過視頻交流、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同于普通課堂,翻轉課堂是一個學生教學視頻,通過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而產生的一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它不是取代老師或傳統在線課程的視頻,所以對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更加容易。它是一種能增加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一種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簡介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學生先在課外利用教師提供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按照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來完成新知識和新概念的自主學習,然后回到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助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來促進知識的內化吸收。這種“知識傳授在課外,知識內化在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正好相反,其實質是:增加師生互動;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教師成為導師;直接指導和建議式學習混合;缺席學生不會落下功課;內容永久保存;所有學生參與學習并獲得個性化教育。美國有許多學校開展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涌現出一些有特色的典型范式,主要有林地公園高中范式、可汗學院范式、河畔聯合學區(qū)范式、哈佛大學范式和斯坦福大學范式五類。翻轉課堂的日益流行已經引起了國內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如北京師范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針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調查顯示,成人教育領域內開展翻轉課堂實踐的案例非常少,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還處于觀望狀態(tài)。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重構
(一)教學模型重構
教學模型可分為課前、課中與課后3部分。對教學工作者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型在課前,教師需根據教學目標準備教學內容、考查方式和考查內容;課中,教師主要進行知識講授、知識回顧和鞏固;課后,通過考查結果獲取反饋,指導下一步教學內容準備。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要求教師在課前與課中進行較大的改變。課前,要求教師進行在線視頻的策劃、錄制、發(fā)布以及在線習題的編寫。知識的學習主要依賴學生在課堂教學前自學,并進行在線的自我測試。對教師來說,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對學生課前學習效果的檢驗,組織分組討論、習題答疑、項目實施等教學活動,通過課堂活動全面獲得教學效果的反饋。出于對學習效果的考慮,慕課教學視頻短小精煉,時長通常控制在10分鐘以內。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一方面有相當數量的重要知識點不容易在10分鐘的視頻內闡述清楚,或者由于若干知識點之間聯系緊密,不適于分割為短小視頻講授;另一方面有的知識推演過程較為深澀難懂,有較大的實時互動需求,當學生難以理解的時候,可以考慮采用多種方式、多種角度進行講解。因此,在考慮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有機結合。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程策劃、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后管理4個階段。課程策劃階段,教師梳理課程知識點,規(guī)劃課程整體安排。課前準備階段也是慕課制作階段,將知識點制作為慕課視頻,并配上對應的習題用以考查學生的階段學習效果。課中教學階段即課堂教學組織,根據課程策劃的具體安排,采取課堂深入講授、課堂組織研討、現場分組項目、課堂考查答疑等方式實施教學。課后管理階段,除了作業(yè)考查之外,還可以通過慕課平臺的留言交互等功能,實現課堂教學的延伸,進一步獲得課程教學的反饋信息。
(二)實施過程
1.確定課堂探究問題。教師在實施翻轉課堂的整個過程中,應該同時站在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去設計課堂探究問題,認真分析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找到重難點所在,盡可能保證探究問題包含所有的重要內容。隨后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之前觀看的視頻并結合教材進行思考和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2.引導學生獨立解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和水平的不同提前設計出幾個不同的探究題目,然后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探究題目,經過獨立思考的方式自行解決問題,表現最好的學生予以獎勵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的獨立探究積極性自然會被激發(fā)出來,同時通過參與雙絞線的制作實操活動實現理論知識到實踐技能的一個轉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強化理論知識,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
(三)開展分組探究活動
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此筆者采取了小組合作的方式實施翻轉課堂。設計如下:1.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人數控制在3到5人,組內推選一名小組長。2.將探究題目隨機分配,由組長帶動組員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大膽質疑。要求組內成員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完成課題研究。3.鼓勵各個小組相互溝通,交流學習策略,實現資源共享。整個過程中,筆者采取巡視的方式了解各組研究情況,及時予以學生幫助和指導。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習,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結語
總而言之,眼下我國對于教育事業(yè)予以了高度重視,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面有兩人明顯的改革,翻轉課堂就是其中的一種,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合理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爭取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其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殷正坤.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為例分析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8):176-177.
[2]石利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