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誦讀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但往往被很多學習者所忽視。本文探討了誦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并著重闡述了高職英語教學中誦讀方法的運用。
【關鍵詞】誦讀;英語學習;高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趙欣,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
誦讀,是一個漢語詞匯,義為念;熟讀;背誦也指誦讀詩文時讀出聲音來。誦讀不僅要聲音洪亮,疾徐有致,還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從誦讀中體會節(jié)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韻。這原本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貫做法,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誦讀同樣行之有效。
英語學習中的誦讀,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理解單詞、詞組、句子以及篇章結構的基礎上,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反復誦讀,從而達到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能力以及積累豐富語言材料等目的。其教學方法是先教后誦。誦讀教學法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在讀中理解,在讀中記憶。誦讀就是一種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隨著誦讀的深入,我們才能克服漢語句子中詞序的差異,說出純正地道的英語。
一、背景
筆者所教授的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尤其是聽說能力嚴重不足。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是一個循序漸進連續(xù)的過程,沒有足夠的聽說是不可能有一定質(zhì)量的讀寫的。
婁立國老師曾在其所任教班級就課文朗讀問題開展了一項問卷調(diào)查,在所調(diào)查的25名學生中,約52%的學生對所學的課文只讀了0--1遍,約32%的學生對所學的課文讀了2--3遍,約12%的學生對所學的課文讀了3--4遍,對所學的課文讀5遍以上的學生只有4%;對于另外一個問題“課文學完后你記住了多少內(nèi)容”,約48%的學生幾乎沒有什么印象,約36%的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約12%的學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能用漢語復述,只有約4%的學生印象深刻并且能用英語進行簡單復述。
在筆者所教授的班級中,能夠經(jīng)常進行誦讀英語的學生也是鳳毛麟角,即使有的學生勉強開口也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任務,甚至有的學生到現(xiàn)在還在英語單詞旁邊用漢語拼音標注其讀音。高職學生英語誦讀情況由此可見一斑。
二、誦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誦讀能夠提高聽力水平。誦讀使文字由無聲無息的狀態(tài)變成了有聲有感的聲波形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誦讀既是一種“說”的形式,又是一種“讀”的形式,還是一種“聽”的形式,是一種多種感官并用的語言輸入和輸出形式,因此對語言學習者的聽覺及視覺進行多渠道的反復刺激,從而對提高聽力水平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2.誦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所謂語感,顧名思義就是對語言的感覺,是一種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可以通過長期規(guī)范的語言訓練逐步培養(yǎng)的。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誦讀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去感悟、理解進而模仿說出很多類似的句子,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熟練地運用語言。
3.誦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英語寫作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英語學習水平的反映,它是英語學習的重點。而這恰恰是很多英語學習者非常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的人學了多年的英語卻連幾個簡單的英語句子都不能正確地寫出來。在誦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熟悉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了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寫作技巧,通過誦讀的反復刺激將其內(nèi)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避免中式英語的表達方式。
三、誦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最終達到與他人交際的目的。將誦讀引入高職英語教學,引導學生誦讀,積累語言, 培養(yǎng)、增強語感, 從而啟迪、開發(fā)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1.甄選誦讀內(nèi)容。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沒有打好語音基礎,很少開口,對誦讀有一定抗拒心理。因此,教師在進行誦讀教學時,就要在內(nèi)容的選取上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敢于開口。我們可以以所學教材課文為基礎,選取難易程度適當、貼近學生生活的詞組和句子為核心,例如post pictures(曬照片);go back to reality(回到現(xiàn)實);feel confident(感到自信);Nowadays we are more likely than ever to believe we are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與以往相比,現(xiàn)在的人們更容易相信自己既聰明又勤奮)等等。
2.引導學生正確誦讀。誦讀不僅僅是將文字用聲音表達出來,還要求誦讀者有標準的語音、精準的語調(diào)以及適當?shù)恼Z速。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同時在課外推薦學生使用一些英語學習軟件,如英語魔方秀、英語趣配音等,對于一些模仿質(zhì)量高的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提高學生誦讀的信心。
3.設立考核機制,激勵學生誦讀。為了激發(fā)學生誦讀的熱情,教師可以在考核機制的設置上將其納入考核內(nèi)容,同時,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可以設置不同的評分標準,基礎好的學生要求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復述,基礎較差的同學僅僅要求跟讀就可以了,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感受到誦讀所帶來的成就感。筆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級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將誦讀納入了學生最后綜合測評成績,占總成績的20%,主要目的是想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一學期下來,教學效果是非常顯著。學生們反映以前他們害怕開口說英語,現(xiàn)在他們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誦讀讓他們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實踐證明,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否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其語言材料量的輸入是至關重要的,而誦讀無疑是語言材料量的輸入的催化劑。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誦讀,通過誦讀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秋芳.論誦讀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