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映娜
摘 要:朗讀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讀得越好,越能說明學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走進作者所描繪的情境,走進作者寫作時的心境。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指導朗讀,渲染情境,感受語境,讀出美感;斟酌字句,品味語言,讀出情趣;巧妙點撥,啟迪思維,讀出智慧;不斷培養(yǎng)學生把課文讀進去,并讀出來,從而達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從而提高學生朗讀素質。
關鍵詞:感受語境;品味語言;啟迪思維;讀出;美感;情趣;智慧
《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中強調“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崩首x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讀得越好,越能說明學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走進作者所描繪的情境,走進作者寫作時的心境。文章一旦被學生高聲誦讀,就會變得好懂易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指導朗讀,渲染情境,感受語境,讀出美感;斟酌字句,品味語言,讀出情趣;巧妙點撥,啟迪思維,讀出智慧;不斷培養(yǎng)學生把課文讀進去,并讀出來,從而達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從而提高學生朗讀素質。
一、渲染情境,感受語境,讀出美感
葉圣陶先生說過,文藝作品往往不是傾筐倒籮的說,說出來的只是部分,還有一部分言外之意必須依靠我們的想象去領會。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設置情境,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走進情境去感受其內在的美與韻味。
我在教《鳥的天堂》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一棵美的大榕樹,枝繁葉茂,綠葉閃閃,這時學生不由自主地贊嘆好大好美的榕樹啊!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喚起學生的美好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講到課文中描寫葉的句子:“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薄邦潉印笔亲髡叩母杏X,這個詞若借助工具書解釋,是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的。這時我打開多媒體,熒屏上展現出密密的綠葉在陽光下,在微風中閃閃發(fā)光、跳躍,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顫動”這個詞所蘊藏的旺盛生命力,引發(fā)學生無限瑕想。然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邊聽邊想象意境。于是學生再次閱讀時,便不再是單純的描述景物,而是深受感染的聲情并茂的贊美。
二、斟酌字句,品味語言,讀出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朗讀,是學生感受、理解鑒賞語言文字的途徑之一。通過朗讀這種形式,去領悟文章的思想內涵,去強化語言的感情色彩,去感受文章的意境,去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一課,文中講到榕樹的“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我抓住“垂”和“臥”這兩個動詞,讓學生反復誦讀其前后的語句,細細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垂”字展現出榕樹的枝繁葉茂,蔥蔥郁郁,也呈現出榕樹優(yōu)美的姿態(tài);而“臥”字說明榕樹占地面積很大,同時又表現出大樹的柔美、有趣。通過畫面與講解相結合,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審美,培養(yǎng)其高尚的審美情操。最后,我讓學生再次品味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意境美。這樣,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賞析能力,也使他們得到美的熏陶。
三、巧妙點撥,啟迪思維,讀出智慧
學習是以思維為核心的智力行為,思維的過程,即攝入的信息與原有的知識儲備及表象積累快速結合并形成較系統(tǒng)的內部言語的過程,其過程包括對知識的再現、加工和創(chuàng)造。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教師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多次講到人物的對話,給學生留下了揣摩角色心理的空間。如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周瑜與諸葛亮兩人對話時懷著怎樣的心理呢?我先引導學生聯系前文的“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因此用短期造好十萬支箭的任務為難他。那么周瑜此時會怎么想?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哼,諸葛亮,我看你有多能干”、“哈哈,你怎么斗得過我呢”、“諸葛亮啊諸葛亮,這次你死定了”……因此在朗讀時,學生便能讀出周瑜的陰險狡猾。而諸葛亮明知周瑜的險惡用心,卻又愿意立軍令狀,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有的認為諸葛亮此時胸有成竹,有的認為諸葛亮有大將風度,有的認為他是順水推舟、將計就計,所以在朗讀時便能表現諸葛亮的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然后請學生表演這段對話,學生興致倍增,通過熟讀吟誦而自得的充滿靈性的感情,將成為學生樂此不疲的探索進取的力量源泉。
綜上所述,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體驗性朗讀活動,感受文學作品豐富的情感,生動的情趣,豐滿的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不僅能引發(fā)他們探求真知,形成能力,喚醒創(chuàng)造潛能,增長解決問題的才干,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探索精神,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從而達到不斷培養(yǎng)提高學生朗讀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