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陽
摘要:本文是自己參加第十四屆云南省田徑運動會的整個訓練時期、比賽過程與感想和結果,本次的研究對象是云南師范大學田徑短跑運動員(甲組)四人,通過對本次參加比賽準備期的訓練情況、比賽期的訓練情況和調整期的訓練情況的研究,尋找比賽時間的規(guī)律以總結運動員賽前安排的一般性原則和訓練的結果。此次的比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參加比賽能夠取得較好的運動成績,所以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比賽的效果。
關鍵詞:云南師范大學;訓練期;短跑;參賽結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云南師范大學田徑隊男子短跑運動員四人。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云南師范大學男子短跑隊運動員 4名,均為國家一級、二級以上運動水平。
(二)研究方法
把備戰(zhàn)第十四屆云南省田徑運動會進行分析比賽情況和成績,把握賽前訓練的效果。
1.文獻資料法
在云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了有關短跑訓練的方法與手段與運動訓練學著作十多部,為今后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礎。
2.實地考察法
對備戰(zhàn)第十四屆云南省田徑運動會(男生4名),云南師范大學田徑短跑運動員進行了實地調查。
3.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演繹、綜合分析等方法對各種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論證,準確客觀地得出一些結論和建議。
4.數理統計法
為保證數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對調查的數據結果進行相關檢驗與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準備期間訓練情況分析
多年訓練的計劃是對運動員多年訓練過程的總體規(guī)劃。在對于運動員的運動年限在兩年以上的訓練過程的設想和安排,都屬于多年的訓練計劃,其時間的跨度有時可長達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訓練實踐都已表明,如果不經過多年系統的、科學的訓練,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優(yōu)秀運動員。需要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合理的和整體的規(guī)劃。
(二)比賽期的訓練情況分析
在比賽前的訓練可以看出運動員的速度耐力都不是很好,表現的變動起伏都比較明顯。運動員訓練方式有所變化,加強對有氧運動的訓練,為400米運動員推遲疲勞的出現,能更好的提高運動員的專項能力。在這個訓練時期里采用了短時間持續(xù)訓練的方法,一次持續(xù)練習的時間相對較短(約為10秒),負荷強度相對較高,平均心率負荷指標控制在每分鐘170次左右。練習動作一多元化;練習動作的組合固定不變;練習過程不中斷,有效地提高了短跑運動項目運動員的無氧、有氧代謝系統型供能的能力和該供能狀態(tài)下的運動強度,該供能狀態(tài)下所表出來的身體素質能力,在運動員快速運動狀態(tài)下的持久性、運動技術的轉換性、在負荷強度變換的節(jié)奏性下、各種運動技巧的運用銜接性、運動技術的應用熟練性和疲勞狀態(tài)下技術效果的穩(wěn)定性,以及有氧、無氧代謝下的供能能力和運動強度的調配,可以更好有效地提高運動有關肌群的收縮速度和爆發(fā)。
(三)調整期的訓練安排
訓練時,運動負荷的強度較大(負荷的心率在180次/分以上)并與運動負荷的時間呈現相關性;間歇時間應充分。間歇時采用慢跑深呼吸以及走的放松方式進行,以便能盡快清除體內乳酸,能更好的完成下一個項目的練習。這樣有效地提高運動員了糖酵解供能系統的儲能和供能能力以及糖酵解供能為主條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動作技術的銜接與串聯的熟練性、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以及機體的耐乳酸能力。在這個訓練中可以發(fā)現,對運動員進行有效安排訓練計劃,能更好的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運動員在專項能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賽前訓練成績測試及比賽成績情況分析
(一)賽前的成績測試情況分析
云南師范大學田徑短跑運動員下到曲靖比賽,一方面,由于含氧量氧分壓的增高,客觀上會發(fā)生生理上的變化,在常規(guī)的比賽期訓練中,從準備期訓練結束到調整期賽前的訓練,是整個訓練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一個重要問題。它不僅承上啟下,而且關系到運動員能否發(fā)揮出自己訓練時候的優(yōu)勢。研究中,運動員到曲靖后,6日下午適應比賽場地,包括起跑器的適應,同時進行30到50米起跑;7日進行300米、60米;8日進行300米跑(速度適中)維持身體狀態(tài),達到刺身體各系統器官,也保證身體各部分能維持最佳狀態(tài)參加比賽。
(二)比賽成績情況分析
在比賽過程中,云南師范大學田徑運動員在曲靖比賽取得的成績與在云南師范大學田徑場測試成績相比,有上升趨勢,這與調整期時間和賽前訓練安排等是有一定關系的。云南師范大學田徑男子運動員在曲靖比賽取得的成績與在云南師范大學田徑場測試成績相比,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在準備期中有氧耐力、速度、速度耐力、力量是運動員運動成績的關鍵,這個時期里教練員加強了有氧運動的訓練,有效的提高了運動員的心肺功能。
(二)建議
在準備期里,教練員應該注重運動員的心肺功能的恢復,身體素質的訓練,這樣才能更好的準備下一個階段的訓練。
參考文獻:
[1]金惠多.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云南師范大學學報[J](自然科學版),1987(04).
[2]曲字湖.學生運動員的發(fā)現和培養(yǎng)[J].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