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摘 要 在基礎教育領域,機器人教育在近幾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學生通過自己設計、搭建出屬于自己的機器人。由于其自身的跨學科性,成為中小學培養(yǎng)STEM(科學、技術(shù)、工程、數(shù)學)素養(yǎng)的一種有效途徑。對基于STEM環(huán)境的VEX機器人教學進行研究,以“給機器人底盤編寫”教學進行活動設計,從而為以后的VEX機器人教學提供思路。
關鍵詞 STEM教育;VEX機器人;機器人教育;中學;軟件編程;ROBOTC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06-0073-03
Exploration of VEX Robot Teaching Practice in Middle School based on STEM Environment//SUN Yan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robot education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design and build their own
robots. Because of its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accomplish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is study
conducted research on VEX robot teaching based on STEM environ-
ment, and designed the teaching of robot chassis, so as to provide ideas for future VEX robot teaching.
Key words STEM education; VEX robot; robot education; secon-dary schools; software programming; ROBOTC
1 VEX機器人教育研究現(xiàn)狀
VEX機器人教育通常以競賽的形式存在。VEX機器人大賽又稱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VEX Robotics Competition),
是一項旨在通過推廣教育型機器人,拓展中學生和大學生對科學、技術(shù)、工程和數(shù)學領域興趣,提高并促進青少年的團隊合作精神、領導才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世界級大賽[1]。每年大概4月份的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之后,官方就會發(fā)布下一年新的比賽規(guī)則,參賽者根據(jù)新的比賽規(guī)則來設計自己的機器人,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STEM教育即科學(Science)、技術(shù)(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shù)學(Mathematics)教育的簡寫。以STEM為理念,主要是因為STEM教育是個多學科交融的領域,這是符合機器人教育的。VEX機器人教學不是傳統(tǒng)的分科式教學,而是一種跨學科教學方式。這要求學生不僅僅要對知識能夠記憶、理解、應用,還要進行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VEX機器人的搭建和編程剛好是檢驗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因此,STEM教育并不是將科學、技術(shù)、工程和數(shù)學四類學科簡單疊加,而是使它們彼此之間進行有效融合,組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2]。
隨著機器人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機器人教育在當下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通過對國內(nèi)VEX機器人教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學VEX機器人教學一般是以社團的形式存在的,該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般小組內(nèi)有四名成員并且各有分工,這樣的形式是符合VEX機器人跨學科、重實踐的特點的。由于VEX機器人大賽是美國公司支持的機器人項目,因此在國內(nèi)能夠找到的資料非常少,相應的論文也很少,在CNKI中檢索,大多是關于VEX機器人比賽情況的論文,STEM教育與VEX機器人教育整合方面的相關文獻幾乎沒有。因此,本研究嘗試去探尋基于STEM環(huán)境的中學VEX機器人教學,并對其教學實例進行活動設計,從而為以后的VEX機器人教學提供思路。
2 VEX機器人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
基于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模式將VEX機器人作為技術(shù)和情境創(chuàng)生工具與STEM教育相整合[3]。在這種模式下的教學,不是按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按部就班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授,而是以任務為中心,尋求解答為驅(qū)動力,從而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本研究以“給機器人底盤編寫程序”為例,展開在STEM背景下的中學VEX機器人教學。
此案例教學采用基于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模式,案例選用VEX機器人作為硬件載體,ROBOTC為軟件編程平臺。學生在此之前已經(jīng)搭好底盤,并且熟悉ROBOTC操作界面。本案例實施是在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區(qū)VEX機器人社團,其人數(shù)在16人(四個組),并且這些學生之前都接觸過機器人,基礎較好,有一定的編程能力。社團內(nèi)有已經(jīng)搭建好場地,案例活動時長為120分鐘。
1)活動主題:給底盤編寫程序。
2)活動目標:表1是該案例的整合目標[4]。
3)教學過程。由于本節(jié)課是講編程的第一節(jié)課,還需要很多的知識做支撐,因此采用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務:編程實現(xiàn)用遙控器控制底盤的運動。先進行集體教學,然后進行分組活動,四人一組,互相協(xié)助,共同完成任務。本案例教學流程如下。
①情境導入(5分鐘)。提出問題:機器人底盤已經(jīng)搭好了,如何實現(xiàn)讓機器人動起來呢?之后播放這個賽季“步步為營”的比賽視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視頻,觀察機器人是如何運動的;并現(xiàn)場展示VEX機器人完成編程任務在場地中運動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②回顧知識(10分鐘)。回顧上周社團活動所介紹的主控器、遙控器,由學生回答各個端口是干什么用的。做到教師與學生互動,使得學生全程參與教學。
③編程知識講解(15分鐘)。
首先,教師用人類語言和計算機語言的類比,引出機器人所要使用的編程工具——ROBOTC;
其次,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機器人底盤是如何進行運動的;
再次,詳細講解機器人底盤的運動原理,接著講解具體在使用ROBOTC軟件時的步驟:先要對端口進行設置;然后講解底盤運動所要用到的知識點;最后講解與主控器連接步驟、與遙控器如何進行對頻。
講解完成,布置任務:用右搖桿控制底盤,可以實現(xiàn)底盤的轉(zhuǎn)彎;分別用5U、5D(5U、5D是遙控器通道5的兩個按鈕)來控制底盤的直線運動(當按5U時,機器人以50的速度向前運動;當按5D時,機器人以50的速度后退;兩個按鈕都不按時,機器人靜止不動)。
④小組活動(70分鐘)。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給機器人底盤進行編程、下載并調(diào)試程序操作。該階段是以學生為中心,每組組長組織自己的成員進行社團活動,以組為單位展示具體的程序以及思路和實踐操作機器人,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教師針對每組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個性化答疑。
⑤總結(jié)(20分鐘)。教師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集中做一小結(jié),請已經(jīng)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回答,之后點評具體操作并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小結(jié)。常遇到的三個問題:無法下載編譯程序怎么辦?電機不正常工作怎么辦?當沒有推搖桿時,底盤會輕微移動,該怎么解決?
4)活動場地。圖1所示為開展VEX機器人活動需要用到的場地,此教學過程是在STEM背景下完成的,因此不需要傳統(tǒng)教室。一共16人,四人一組,共四組。在進行集體教學時,學生坐在投影正中心的桌子上,便于集中注意力聽講;在進行小組活動時,學生回到各個對應的小組進行活動。
5)活動評價。
①知識點測試。課堂一開始對于主控器、遙控器各個端口的作用進行知識點測試,屬于客觀的形成性評價,測試學生對于上節(jié)課硬件端口的掌握情況。如果有問題,就進行集中講授。
②匯報評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程序問題。小組完成“給機器人底盤編寫程序”之后,每個組派代表進行匯報,展示任務完成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其他學生進行他評。這樣的評價互動性強,每個學生都能夠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以及綜合實踐能力。
③總結(jié)性評價。教師針對匯報的情況做一小結(jié),屬于總結(jié)性評價,包括匯報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解決了關鍵問題。
6)總結(jié)。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堂氣氛非常好,學生都在積極地回答問題,小組活動也有較大的主動性。由此可以看出,基于STEM背景的VEX機器人教學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知識也能夠由理論往實踐去轉(zhuǎn)化,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積極意義。
3 教學設計評析
“給機器人底盤編寫程序”這節(jié)課是立足于STEM背景的VEX機器人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科學、技術(shù)、工程、數(shù)學等方面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這節(jié)課的設計有下面一些特點。
通過師生互動,掌握VEX硬件知識 由于VEX知識對于初中學生有一定的難度,講過的硬件知識也需要回顧,這時候就需要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回答主控器、遙控器的所有按鍵的用法。
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運用可視化的編程軟件,將知識具體化 口頭講解ROBOTC軟件編程是難以讓學生掌握編程的,這時候就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讓學生自己能給機器人編程并且進行編譯下載,就能很好地將抽象知識具體化,使得學生不再畏懼編程。
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 不管是VEX機器人的搭建還是編程,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組長將任務進行分工,使得一個小組的四個人都有事可做,這樣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提供展示、交流、分享、反思的機會 通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具體的程序、思路和實踐操作機器人,進行相互學習,這也是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溝通能力等。
4 結(jié)語
本文針對中小學機器人教學具有的實操性特點,結(jié)合目前的STEM教育[5],設計基于STEM背景的VEX機器人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科學、技術(shù)、工程、數(shù)學不同的角度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使得學生有較高的學習興趣,能夠調(diào)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采用集體教學與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給機器人底盤編寫程序”這個案例,能夠讓學生不只止步于理論層面,而是轉(zhuǎn)為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通過機器人的搭建,程序的編寫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也更加明確。因此,提倡基于STEM背景的機器人教育,越來越多的教師應投身到基于STEM背景的VEX機器人教學的理論探索與實踐中,其課程體系將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Caro I A. VEX Robotics: STEM Program and Robotics
Competition Expansion into Europe[J].Eurobot,2011.
[2]張劍平,王益.機器人教育:現(xiàn)狀、問題與推進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6(12):65-68.
[3]牟琴,譚良,周雄峻.基于計算思維的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1(6):44-49.
[4]余勝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與跨學科整合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5]劉斌,陳惠敏,王超,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PBL)研究與應用:“以大學生VEX機器人工程挑戰(zhàn)賽”為例[J].昌吉學院學報,2012(4):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