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志
摘要:體育教學不同于其它教學活動 , 有著自身的獨特性。 體育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 , 為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而形成的規(guī)范化教學程序 , 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群體和教材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過程結構、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不同的模式產(chǎn)生于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并適用于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 , 因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靈活運用不能生搬硬套。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4-0194-01
以前在針對傳統(tǒng)教育發(fā)展過程中,通常以應試教育為主以及在教學模式上為“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主導”的方式,而在新時代的發(fā)展情況下,在教育教學上要不斷培養(yǎng)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朝著素質教育為核心。所以,在針對初中體育課程教改中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以便能更好地完成素質教育發(fā)展教學任務。
1.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在設計教學內容上給了教師較大的選擇空間。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講述選擇的教學內容時,通過合理的篩選給自己講述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通過各種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的合理分配,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動力。
初中生在上體育課時,一般學生都期待教師能夠教給他們正確、規(guī)范的動作要領,而且傳授過程要新穎有趣。如果教師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知識的這種強烈的期待,學生就會覺得體育課相當?shù)臒o聊,上起來就會心不在焉,沒有精神。我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其實很喜歡上體育課,但是他們在進行某些體育運動時不會這種運動的技巧和要領,做起來比較吃力,時間久了學生就慢慢地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懊惱自己沒有體育天賦,摸索不到運動的技巧。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學生自身的毛病,而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忽略了動作要領和技巧的傳授,或是在傳授過程中這些重點知識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講解之后學生不能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應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講述或傳授知識的時候選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并對重點的知識加以強調和反復的重復及示范,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體育知識及運動動作的精髓和要領。
2.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時代在進步,教師在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出高效、有趣、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一名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將體育知識講解和示范給學生,學生從而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跟隨教師進行練習。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知識傳授,課堂氛圍過于緊張、壓抑和沉悶。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論學生的自身條件和體育基礎如何,教師都一刀切的傳授自己設計好的教學內容。這種過分強調教師教法的教學方式會打消許多學生對體育課原有的積極性,造成學生雖然喜歡體育運動,但是卻討厭上體育課的嚴重后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尋求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以此來適應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的要求。
2.1 講解法。首先講解的目的要明確,其內容和動作要領要準確無誤。其次教師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依據(jù)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研究在講解傳授知識時要講什么,怎么講,具體的講解時間是什么時候。這里要切記教師課堂上不能靈機一動想起來什么講什么,不能不分時間和內容的多少一切隨自己的意愿。最后,教師在講解方法的選擇上,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講解方式為首選,有的放矢地將知識完美的傳授給學生。
2.2 示范法。示范法能夠直觀、高效地將體育運動的規(guī)范動作和要領展示給學生。學生直接感知所要學習的體育內容,熟悉掌握所學運動的順序、結構和要領。在教師進行動作示范時,一定要標準規(guī)范,并有相應的講解,在較難動作的示范過程中要加以相應的解釋和說明。在教師正確的示范下,學生能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正確的動作,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3.合理選擇項目,培養(yǎng)堅強品質
選擇適當?shù)捏w育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其它學科主要在理論上,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育,而體育教學則是通過學生自身的本體感覺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調節(jié)因受場地器材的約束和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不同的情緒和行為。體育運動有輕松快樂的一面,也有吃苦勞累的一面。教學中我們不能以一面去取代另一面,我們不可忽視一些學生不愿參與的運動項目所起到的塑人作用?,F(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成長的環(huán)境太過呵護而使得他們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耐久跑教學是這一類學生所懼怕的。曾有人提出取消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的達標考試,認為這一教材與快樂體育相背馳。我卻不這樣認為,快樂不等于健康,我們不能為追求快樂而拋棄健康,耐久跑教學的進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機能,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鍛造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安排一些類似的教學內容,以彌補部分學生成長環(huán)境的不足,當然教學方法不能死板,以免枯燥的教材更加枯燥,要善于運用教具,并給予學生參與的動力,合理地安排運動場景,適時地鍛煉學生的忍耐力,讓學生體會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取得成功后的喜悅,從而提高其心理環(huán)境,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
總之,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心理狀態(tài)不同,引起的反應也不同,如不認真對待,勢必影響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及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體育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體育活動,自覺地、有目的地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指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作好全面育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