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讀”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讀”前的活動是學生在閱讀語篇前為掌握語篇大意所做的準備活動?!白x”中的活動設計為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語篇?!白x”后的活動主要是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所學的語言知識。
關鍵詞:語篇教學;“讀”的活動設計;注重導入;精讀文本;“讀”后鞏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語篇是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的重要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形式。語篇教學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體驗并綜合運用語言,也就是說通過有意義的“讀”來激活有意義的語言輸入,從而更有效地輸出。因此英語語篇教學中“讀”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生閱讀技能;主要任務是:基于“任務型教學”的一般要求,以“讀”語篇為基本形式,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加工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語語篇閱讀技巧。一般來說,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讀”的活動分為三個階段:“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reading)、“讀”后(post-reading)。那么如何才能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呢?我想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對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讀”的活動設計的有效性進行初步探索。
一、“讀”前的活動設計
“讀”前的活動是學生在閱讀語篇前為掌握語篇大意所做的準備活動,它有助于學生有效地開展語篇學習活動?!白x”前的恰當導入是實現(xiàn)語篇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自然引出話題,消除學生在語言理解上的障礙,為其下一步閱讀鋪平道路。
1.趣味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要采用多種有趣的“讀”前手段,巧妙地帶領學生愉快地走近語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Enjoy a song,Lets chant,Play a game等活動。
比如,在教授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What do they do?”一課時,在“讀”前,我先用三年級Unit 4 My family中已學的歌曲Family來引入話題,既激活了學生以往的知識,又自然而然順利地導入語篇的話題;接著開展“play a game”活動,通過“Brain storming”活動進一步復習家庭成員、興趣愛好、外貌特征等詞匯,順而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通過短短的game時間,進一步激活對學生以往知識的回憶,同時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也為接下來的語篇教學做了鋪墊。
2.談話導入,聯(lián)系生活
譯林小學英語中大部分文章的話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讀”前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話題導入語篇教學,以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在教授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一課時,教師可做一下話題問答:
T:I live in Cheng Hou Garden. Where do you live?
S1:I live in/on ...(師引導生回答)。
T:I come to school by car.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2:I come to school ...(師引導生回答)。
通過談話,順其自然引出本單元各類交通工具的學習,為文本教學掃清生詞障礙。為下面的語篇教學做好鋪墊。
3.圖片導入,討論話題
文本中的插圖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背景知識,是語篇主題意義的直觀表現(xiàn)。因此,觀察課文插圖,展開想象,進行看圖說話,有助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信息。
例如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Helping our parents一課中,在閱讀前我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以“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兩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很快就能理解語篇的意思,對本文的閱讀理解就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讀”中的活動設計
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讀”的活動開展應遵循“由粗到精、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讀”中的活動應包含兩個內(nèi)容:一是指導學生對文字材料的理解,二是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閱讀理解的方法。本環(huán)節(jié)在“讀”的技能上可以采用多樣化閱讀:如略讀、跳讀、尋讀、精讀等。還可以采用排序、判斷、連線、填空等多樣的活動形式。以下略舉三種案例:
1.圖表式教學
如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中Story time部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這樣處理:
通過簡單的“讀”前活動導入文本教學的動畫片,在觀看動畫片之前,拋出:“Whose weekends they talk about?”學生接到閱讀這篇課文的第一個任務:看動畫片,回答問題。
第二個任務:要求學生快速瀏覽短文,找到Su Hai是怎樣詢問Mike的周末活動,在文中圈出答案的關鍵語句。并馬上出示第一條“Learing tip”,給學生一個閱讀的小方法,使學生的課文學習過程清晰、簡潔、順暢自然。
Learning tip ①(閱讀方法小提示):
在閱讀短文時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要了解的信息快速瀏覽,獲取關鍵信息。
接下來,學生的第三個閱讀任務是默讀對話,完成下列表格。
出示第二條“Learing tip”:
Learning tip ②(閱讀方法小提示):
在閱讀時如需要尋找細節(jié)信息,應該放慢閱讀速度,在找到的關鍵信息處畫線或做標記。
第四個任務,學生自由選擇朗讀方式讀文本,如:分角色朗讀、小組齊讀、小組一人一句讀等。
最后,學生根據(jù)圖表復述文本內(nèi)容,形式自選,如:小組長復述,組員補充;一人復述一個角色等。通過以上一系列“讀”中任務,學生由簡到難逐步感知、理解、復述文本,圖表的應用教學更直觀。
2.思維導圖式教學
隨著我市“學講計劃”的推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同時為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供了有利的途徑。尤其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思維導圖通過教師的有效運用,將語篇信息提取主干、分支及拓展,有利于學生記憶理解文本,并充分鍛煉學生的拓展思維。
如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中Story time部分的教學中,在有效的“讀”前導入后,設置思維導圖的教學活動。
首先,拋出第一個問題:“Whos Wang Bings e-friend?”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做出板書;接著,讓學生略讀文本,畫出
以上設計的思維導圖中的“?”,引出第三步的拓展教學,“Do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about Peter?”以此引發(fā)學生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如:Does he have any animal friends?What stories does he like reading?等,同時鞏固練習本課的重點句型。
最后,在學生自由朗讀之后,讓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復述文本。學生不僅能完成文本中的對話,還發(fā)揮想象加入拓展的問題,收獲滿滿。
3.以問導讀,層層推進
在“讀”中設計合理有效的問題,為學生理清語篇思路,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語篇。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整體性、層次性、梯度性等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從而幫助學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解讀語篇,探究語篇的意義。
如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Hobbies一課,初讀課文,教師設計這樣的“讀”中活動“Watch and answer”,并回答兩個問題,Q1:Who is talking about hobbies?Q2:Whose hobbies is he talking about?接著,學生活動“Read and choose”,教師給出更加精細的問題“Whats Mikes hobbies”;為了教學活動更加多樣,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設計“Read and answer”作為學生“讀”中活動,并提出問題:“What does Mike like doing?”對比上一教學活動,問題方式改變,閱讀方式改變,讓學生在理解回答的同時,更有效地鍛煉學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當然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設計一些梳理型問題和細節(jié)型問題。
(1)梳理型問題是在學生整體初步感知語篇的基礎上,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思路,緊緊抓住語篇的主線而設計的一些主干性問題,這些問題要層次分明,能有力地撐起語篇的“骨架”,幫助學生理清語篇的思路。
(2)細節(jié)型問題是教師根據(jù)語篇中的一些細小而關鍵的字、詞、句提出的一些關鍵性、隱蔽性的問題(如以what,who,when,why,how等提出的問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靜心閱讀,捕捉文本的細節(jié)信息。
三、“讀”后的活動設計
“讀”后的活動目標指向語言輸出,主要是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所學的語言知識,并發(fā)展說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前兩個階段獲得的語言材料開展口頭表達等后續(xù)活動,如討論、角色表演、復述或總結等,以進一步拓展課文,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復述活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既加深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和總結所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讀”的教學活動需融科學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于一體,不僅要考慮語篇內(nèi)容和結構,關注閱讀過程和結果,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技能訓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和創(chuàng)新,才能讓語篇閱讀教學真正發(fā)揮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作用,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錢希潔.小學高年級語篇教學問題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1).
[2]陳碧云.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初探[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1(1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