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英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實施,在“以人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前教育活動的重要任務和目標。預習,作為落實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和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預習活動的有效性成為當前一線教師著重研究的課題。從樹立預習意識,激發(fā)預習興趣;教授預習方法,提升預習質(zhì)量;著力個案研究,確保預習效率三個方面談談如何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預習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活動,興趣;方法;效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習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其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多年的教學中,即便是在過去的應試教育思想下,預習也是一直被倡導的。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的預習都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可以說是應付差事的預習。所以,即便是學生在課后完成了“預習作業(yè)”,課上的授課方式、上課情境也與不預習沒有任何差別。而我們想要通過預習,實現(xiàn)葉圣陶先生所說的那種情境:學生在課堂上做報告、討論,教師對其進行指導和訂正,而并不是一味地講解和被動接受。如何實現(xiàn)這種有效的課堂預習呢?
我目前擔任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為了有效提升預習的效率,我對同班級中的幾百名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不少,但是大多數(shù)都缺乏預習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多數(shù)都是教師留下硬性作業(yè),應付差事,更不用談深入探究了。這就導致學生預習表面、不夠扎實、質(zhì)量低的結(jié)果。以下談談我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活動中有效性的實踐做法,拋磚引玉。
一、樹立預習意識,激發(fā)預習興趣
長期的心理暗示會對學生的思維、想法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中預習的效果不佳,除了教師留下的繁重課業(yè)壓力之外,學生自身對預習的片面認識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我在端正學生預習態(tài)度、樹立學生預習意識上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我搜集了很多關于預習方面的名言介紹給學生??梢哉故驹诎鍒笊?,也可以懸掛在墻上,耳濡目染地影響學生的認識;其次,我著重于表揚和鼓勵一些預習積極者和優(yōu)秀者,并展示他們的預習成果,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標桿和榜樣,讓學生體驗到預習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產(chǎn)生預習的欲望和興趣;最后,我還采用多樣的預習方式來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預習興趣,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預習活動,收到切實的預習成效。此外,對于一些學困生,他們在預習中也會存在種種困難,如果不能及時輔導和幫助,就會影響他們的預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我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也能嘗到預習成功的喜悅。
二、教授預習方法,提升預習質(zhì)量
好的方法能夠讓預習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想要提升預習的效果,就必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適合的預習方法。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先行嘗試的一種活動,提升了學生預習的質(zhì)量,也就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授預習方法這個問題上,我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可以單獨設置預習培訓的課程,就拿我來說,我會經(jīng)常在語文課上抽出一定時間,甚至是一堂課的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實用的預習方式。而且還會請一些效果顯著的學生上臺講述自己的做法,為其他同學提供參照標準;另一方面,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預習方法。在課前留下幾分鐘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個初步的了解是教師比較常用的做法,這時就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讀課文,查字典,思考題,圈重點,問問題,找資料。依次操作,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預習的基本步驟。
三、著力個案研究,確保預習效率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睂W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相同的預習方法不一定適合獨特個性的每一位學生,所以,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預習中有所學,有所得,我在教學中加強了個案研究。在對部分學生個體的觀察和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心思細膩,認真負責,預習的效果明顯要好,而有些學生粗心大意,態(tài)度消極,預習效果自然就差些。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采用了以下指導方法:
首先,預習是一個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學困生也是由扶到放的逐漸獨立、提升的過程。在預習中,雖說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但是教師的指導作用非但不容忽視,反而需要更加充分地發(fā)揮,要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精心設計預習題,有效檢查評價預習結(jié)果,讓學生獲得切實的預習收獲。其次,預習要遵循內(nèi)容“具體化”“精細化”“求異化”的原則。具體,指要翻書預習,要求教師提升預習的可操作性,通過預習題的設置、預習步驟的安排等,牽引學生的耳、眼、口、手協(xié)同學習。精細,是要求學生在預習中不只是預習,更多的是在思考、在質(zhì)疑,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求異,就是要求學生在預習中發(fā)表與眾不同的看法,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的認知、感受、體驗、理解和發(fā)展,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預習效率的同時,得到個性的張揚。
參考文獻:
[1]王亞楠.小學中年級語文預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實施反感[J].教學考試,2014.
[2]劉燕飛.小學語文高年級預習活動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