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中偉
摘要:寫作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現(xiàn)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是檢驗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一個人綜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體現(xiàn)。它能夠最大程度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能為將來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寫作能力;培養(yǎng)
在中考語文中,作文分數(shù)占的比例為41.7%。可以看出,作文分數(shù)的提高對語文成績的提高非常關鍵。為此,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采取了各種辦法,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成績。但是,很多學生依然在語文寫作中困難重重,比如不知如何下手,文章結構混亂,主題偏離等。介于此,本文結合在寫作教學中的多年經(jīng)驗,提出在寫作教學中的一些嘗試和思考,以此來促進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一、從生活到課堂,拓展寫作素材
新課程標準曾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借助學生所積累的各種生活經(jīng)驗來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特別是在學生寫作過程中,生活經(jīng)驗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作文的寫作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用心觀察周邊的生活、周邊的事物;第二,積累生活經(jīng)驗;第三,從生活經(jīng)驗中篩選與本次寫作有關的信息;第四,加工這些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觀察中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當老師講解完朱自清的《背影》、鄒韜奮的《我的母親》、這些課文之后,教師要給學生安排這樣一個寫作任務:描寫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并且要描述出是他做的哪一件事情感染了你。在學習完本單元的課文之后,學生了解到朱自清借助“背景”來表現(xiàn)出父親對自己的愛。在寫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來回想一下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有的學生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媽媽、有的學生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爸爸、有的學生腦海中也會浮現(xiàn)出奶奶、爺爺?shù)热耍@些親人用他們的行動愛護著他們的孩子。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參照本單元所學到的手法,還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寫這篇作文,這樣做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寫作積極性,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了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币龑W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nèi)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zhí),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lián)系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fā)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三、重視課堂評價,完善個性習作的內(nèi)容
對語文課堂實施文字的藝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評價藝術,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不可一概而論。教師在個性化作文教學的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評價練習”的機會,評價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評出不完善的地方和找出有價值的方面。由于習作課堂的主題是要鼓勵學生的個性習作,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注重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以此鼓勵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首先,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尋找習作特色,打破習作局限”,對于學生作文中獨特的文筆要進行鼓勵,打破學生在寫作中為自己畫出的“界限”。其次,教師應“鼓勵創(chuàng)新思想,改變模式習作”,讓學生認識到發(fā)自內(nèi)心、自然的才是適合本年齡段習作的重點,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課堂目標。
四、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匯量,并在積累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fā)生的事積累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處熯€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并隨時評獎。因為小學生正是發(fā)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人力資源管理論文發(fā)表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yōu)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fā)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yōu)美、情節(jié)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guī)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后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總之,寫作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寫作水平的提高也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體會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師與生間的每一次的心靈觸動,鼓勵學生的每一次靈感捕捉,給予學生信心,要以“練”為主,把作文教學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