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整個政治教學的過程,初中政治教學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為它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作用,對于政治課程的教學便不容忽視。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分析應如何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學理念的繼續(xù)深入,初中政治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使得他們對于整個社會的認知水平有所提高。自初中開始,政治課程對于整個教學進度而言便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而且,通過這門學科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從而讓他們在價值判斷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以往的初中政治教學由于受到舊的教學理念的束縛,使其教學方式相對來說變得單一,也正是因此使得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與互動性。通過“灌輸式”教學,學生固然在當時會牢記一些政治詞匯,但是久了便忘了且核心素養(yǎng)不高。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接下來,本文將以人教版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一、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明確這樣一點,即所謂的教學活動,便是指師生之間能夠雙向互動且需要多人參與的活動。而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出發(fā)點。而沒有出發(fā)點,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方向。正因如此,制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極為必要的。
例如,以“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為例,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小節(jié),即“國家榮譽”,教師可以先瀏覽教材內容,通過閱讀,便會發(fā)現(xiàn),這個小節(jié)的題目含義極為籠統(tǒng),乍一看,是沒辦法看出它到底是想要講些什么內容,也就是常說的概念性不強。而且,不僅是沒有凸顯的概念性,它的內涵也并不是那么突出。所以在教學的時候,如果想要讓學生能夠對其進行理解的話,可能會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面臨這一情況的時候,想要學生可以順利理解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教師就需要先對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明確這一小節(jié)的教學目的,即“帶領學生對法律對公民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維護或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言行的辨別能力”。然后結合這一教學目的制定課程方向,以及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知識脈絡,也能夠從這些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中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 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所謂的核心素養(yǎng),其實就是指幫助學生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的,即在學生的行動、活動方面進行引導,幫助他們能夠作出正確行為,而學生正確的行為則需要在一種正確的思想引導下產(chǎn)生,這一思想便是所謂的核心素養(yǎng)。想要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讓學生參與進教學中,讓他們在一個比較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核心素養(yǎng)的熏陶。所以,為了使課堂能夠有一個愉悅的氛圍,教師不妨試試采用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的方法。
例如,以“同濟攜手共進”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為例,在教學這個小節(jié)的時候,教師需要先明確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目的,即帶領學生來繪制他們自己的人際關系年輪圖,讓學生可以對他們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并通過這一人際關系圖,來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明白交往中閉鎖心理的危害。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可以有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讓學生可以積極與同學交往。而想要讓學生在這個小節(jié)中學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參與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個“小小朋友圈”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與同學之間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然后再在教學活動中開展一些小競賽,如“三人四足、拔河賽”之類的團體活動,通過團體活動來讓學生明白團結以及集體的力量。也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進團體與集體之中。
三、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法
所有的教學最終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指導實踐,讓學生可以將一些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于生活之中,政治課程教學當然也不會例外。通過分析教材,便可以知道政治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的聯(lián)系是極為緊密的。想要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最好的方式便是回歸與生活,讓理論可以與實際相結合。
例如,以“責任與角色同在”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為例,根據(jù)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目標,即“帶領學生對責任的來源進行了解,并在了解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節(jié)自己的角色行為,并承擔不同的責任。此外,還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的意識?!痹诓捎美碚撀?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時,教師可讓學生多多觀察生活并體會生活??梢蚤_展一個小活動,讓學生回家之后先觀察自己家庭中各個成員的分工,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將其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選擇成員角色即興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學生的理性思維得到好的構建,從而也能夠讓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正確的培養(yǎng)。
四、 結語
總的來說,想要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教師可以采用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及采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法,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來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秦紅.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探索——以六年級“個人成長離不開集體”教學為例[J].現(xiàn)代教學,2017(24):38-40.
[2]林敏.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和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84-184.
作者簡介:
林俊義,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