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頌
摘 要:開放式教學,指的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實現學習的能動性與開放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這種教學策略非常重要,它立足于數學學科的特點,滿足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意義深遠。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策略
在以往的教學中,應試教育理念作為主旨思想覆蓋著整個教育界,將教學置于封閉、保守的形態(tài)下進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則被擱淺,無法得到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應當以開放化的形式面向學生,將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入教學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開放化的情境中獲得思維的撞擊、實踐的體驗,在開放化的合作中獲得探究意識與合作意識激發(fā)培養(yǎng),在開放化的評價中獲得自我反省與實質成長。
一、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開放
開放式的教學目標不再是針對教師而言的,而是以學生作為實現目標的主體。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掌握程度。因此,在開放式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當學生能夠對所教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以后再進行下一階段教學。例如,在講解“圓”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圓”,并且談談對它的認識,然后再對其進行深入地講解,教師要將圓的構成、特征作為初步知識,并要求學生在掌握了該方面知識后才可以進行“如何畫圓”的探索,接著再設定“圓的周長計算”“圓的面積計算”等問題??傊?,教師要讓學生逐層深入,通過小階段目標的實現來促進整體知識的學習。
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開放
教學內容的開放即將教學內容從書本向生活擴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學習數學知識。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知識的獲取渠道不再僅僅局限于書本。因此,數學教學內容的設定也應將多方面的內容進行靈活地穿插運用,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數學是注重邏輯思維的科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向書本等權威挑戰(zhàn)。此外,教學內容的設定要立足于書本,但是要妥善處理好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關系,不能拘泥于教材內容。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知識能夠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強,因此他們更適合通過直觀的認識來學習。例如,任意調查幾個學生的身高,并且對身高求和、求平均。該種題目的答案是開放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調查來訓練計算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形式的開放
教學形式的開放即將單一的集體授課轉變?yōu)槠渌问降慕虒W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分層教學和個別教學等。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分布格局為秧田型,而開放式教學則可以將課堂空間設置為圓周型、星座型、雙條形等。創(chuàng)新的課堂空間布局能夠滿足不同教學形式的要求,并且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以外,學生和學生也可以進行交流,這樣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換思路,對同一問題也就能夠研究出多種解決方法。
四、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開放
開放式教學要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對于教學而言,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語有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學方法需要圍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制定,并且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制定不同的方式,從而使教學能夠更具針對性,效率更高。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發(fā)掘多種學習方法,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五、小學教學師生關系的開放
開放式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學生與教師之間不再是知識接收者和傳授者的關系,而是和諧平等的亦師亦友的關系。師生關系的開放能夠讓教學環(huán)境變得更加民主、和諧。對于小學生而言,嚴肅的教師容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從而影響日后的學習;而親和力較高的教師則能夠讓小學生產生好感,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不要輕易否定一個學生,無論是回答問題錯誤還是做錯事,都需要對其進行委婉的誘導,而不是語言的責罰。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直接的批評會讓他們在精神上受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對于不足之處要進行專門的個體的輔導。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才能彰顯自己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六、創(chuàng)設開放化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標準不能成為教學的死框框,不能成為教學改革和優(yōu)化的負擔,所以優(yōu)化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評價是勢在必行的。只有以貼切教學實際和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評價標準與方式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發(fā)展性的觀點進行學生全員的綜合性評價,要明確評價的量化與質化的具體形式,要以學生學習的智能、行為、成績、態(tài)度等進行多維度的評價,要以教學活動的目標、過程、結果、內容、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評價,要充分關注學生在發(fā)現和發(fā)展方面的雙向潛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真正挖掘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弊端與缺陷,并以相對應的科學策略給予轉換與革新。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要充分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建開放式的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的思考方式,培養(yǎng)全面型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玉曉.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6).
[2]王婷婷.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探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3(03).
[3]王夢青.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與兒童合作能力發(fā)展[J].陜西教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