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培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然后學生應用到實踐中,逐漸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人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65-01
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提倡的重要觀點,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當前的教育發(fā)展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注重在語文教材中挖掘人文素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寫好漢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還可以建立學生認真務實的習慣。而在語文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有著很強的育人條件,教師可以充分的滲透人文精神,有效的引導學生挖掘相關的人文內涵和品格,不斷的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為你打開一扇門》這一課時,文章用優(yōu)美的語句闡述了文學的特征、內涵、功能和育人的作用,在文章中激勵青少年要敢于打開各個不同的未知領域的大門,讓學生對文學的重要性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二、利用教材內容,深化人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合理地利用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并且在知識的海洋中能夠受到啟發(fā),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還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將這些良好的精神品質教授給學生。由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將人生的道理帶入到文章中,升華文章的主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反省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每天都在干一些有意義的事,培養(yǎng)學生要樹立一個良好的目標,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不斷地努力向前,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在課堂閱讀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極其重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平時講課文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提前預習,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但是,“讀”只是基礎,目前初中語文的選文大多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這些文章很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者是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都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此外,許多閱讀材料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文體特征,因而也要求學生掌握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例如,記敘文常涉及的是記敘的六要素、記敘的線索、敘述的方式、表達的方式。說明文的說明方式、說明順序、說明對象及特點、說明方法等。通過這些,讓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文章的精華部分,抓住文章的骨干。另外,很有必要對學生實施二次閱讀,讓學生在二次閱讀中細讀、品讀,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四、在寫作教學中給學生以人文熏陶
在語文教學中除了通過課文教學來增加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基礎知識外,還可以通過寫作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寫作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基礎知識時可以多穿插一些人文精神的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不同的題材來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視角對生活進行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并鼓勵學生通過文字來進行描寫。例如,教師在講解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等記敘文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后再寫作。在學生進行觀察后先讓學生將看到的東西進行整理,然后通過教師以人文視角進行引導和建議再進行寫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來引導學生多關注社會上發(fā)生的真實的事件,多關注生活中的事情,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通過寫作可以真實的來表現(xiàn)學生對于社會事件的看法,從而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地進行指導和建議,進而通過生活中真實的事件來引導學生用人文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并且在生活中學會用樂觀、以人為本的思想解決遇到的問題。
五、課外閱讀中滲透人格教育
依靠課外閱讀內容來融入人格教育元素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比如,筆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會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要求他們閱讀之后在課堂中對其中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做好讀書筆記。如學生閱讀了《西游記》之后,懂得了如何獨立地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通過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逐漸了解了“希望”與“信仰”的意義;閱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后,學生被男主人公堅強不懈的品質所感染,懂得了為理想而堅持奮斗的品質。憑借課外閱讀滲透人格教育不但可以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還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現(xiàn)實生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教育活動本身就是要注重不斷的提升學生的精神空間,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在當前我國的社會改革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注重緊抓語文教學活動的機遇,不斷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邵紅兒.初中語文課堂人文素養(yǎng)培育策略例探[J].學周刊,2011(28):82-82.
[2]曹海燕.如何讓初中語文課成為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殿堂[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