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倩
摘要:高中音樂鑒賞課的開展,主要通過播放一些音樂作品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并結(jié)合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將其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表述出來。通過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的開展,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本文主要對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審美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
前言
近些年來,音樂鑒賞課逐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普及,教師應通過有效的審美教育方式充分體現(xiàn)出音樂鑒賞課的價值,展現(xiàn)不同風格、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不同特點的音樂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一、提升對音樂美的評價能力
音樂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鑒賞課則是高中音樂的關鍵部分,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重視音樂鑒賞課的教學[1]。通過審美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高中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提升對音樂美的評價能力,結(jié)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審美主體對音樂作品進行評價,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藝術特色、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段等。當然,這需要學生形成自己的審美價值觀,才能通過審美評價的方式對音樂作品進行理性表述,這也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層次表現(xiàn)方式。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并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評價,再結(jié)合相關理論知識以及自我感受等,利用文字或語言的形式對音樂作品進行表述。例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以《貝多芬》章節(jié)為例,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作品,并鼓勵學生積極對貝多芬的作品進行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同時也能夠結(jié)合相關理論以及個人獨特的神秘體驗,對音樂有著獨特的音樂感受和個性理解,進而實現(xiàn)對音樂作品的大膽表達,全面提升學生對音樂美的評價能力。
二、提升對音樂美的理解能力
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審美教育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當然,在學生對音樂作品審美之前,需要學生對音樂作品有著更全面的理解,才能夠了解到音樂美的魅力。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中應不斷提升學生對音樂美的理解能力,才能夠使得學生更深入的去對音樂進行審美、鑒賞[2]。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需要建立在感受和聆聽的基礎之上,從審美活動的角度上出發(fā),使學生能夠從直觀地感受走向理想的欣賞,從某個角度上分析,這也是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活動的一種升華。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文化知識基礎等,可以通過培養(yǎng)高中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漸走向理性認識,實現(xiàn)對音樂作品的分析和理解。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審美教育中,通過提升學生對音樂美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說是學生從對音樂作品的“知其然”逐漸邁向“知其所以然”。當然,在具體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中,應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合理安排學生的鑒賞課內(nèi)容,以系統(tǒng)的形式不斷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人音樂的認識和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提升對音樂美的感知能力
音樂主要通過聽覺感官去感知,音樂作品通過對人體聽覺感官的刺激來實現(xiàn)讓人了解和理解音樂作品魅力,進而有效提升高中音樂鑒賞課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3]。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中,應注重學生對音樂美的感知能力,通過對音樂作品審美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美,這也是音樂審美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更是音樂審美能力的基本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美感知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在鑒賞課中讓學生鑒賞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并對其進行自由的欣賞,結(jié)合自身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詳細講解出來,在提升學生對音樂美感知能力的同時,可以使學生能夠抓住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美感,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高中音樂《學會聆聽》教學中,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及時要讓學生學會聆聽音樂,并從音樂作品中感知音樂情感,通過聆聽體驗的方式來感悟音樂中的美感,這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美感知能力的基礎。例如培養(yǎng)學生在聆聽過程中感知音樂的力度、節(jié)奏、旋律、速度等,學生可以將自身感知的內(nèi)容表述出來,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
四、基于興趣培養(yǎng)下進行審美教育
以上所提到的幾方面能力都是音樂審美的主要能力,而且也是使得學生能夠從最簡單的聽音樂邁向更為深入的審美階段,從審美的角度剖析音樂。當然,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中,如果也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的審美教育,則需要建立在興趣基礎上,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對高中音樂鑒賞課產(chǎn)生興趣,才能更加深入的對高中音樂展開研究和審視,從而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音樂作品審美能力[4]。在對全體學生展開教學中,應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生理、音樂文化水平等方面因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作品的體驗中,并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感受音樂,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應對鑒賞課審美教育方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和探究音樂作品,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才能對學生展開更為全面的審美教育,進而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音樂鑒賞課中,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經(jīng)驗,以及對審美教育的理解,主要提出了幾方面高中音樂鑒賞課審美教育的策略,為相關崗位同仁提供一定的參考。當然,在教學改革不斷進行中,對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審美教育還應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體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中音樂實際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丁智勇.聆聽醉美音樂,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高中音樂鑒賞課中情感教育滲透策略之我見[J].新課程(下),2017(10):227
[2]葉紅.對于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情感體驗研究[J].中學時代,2014(08):207-208
[3]張春苗.課伊始,趣已生——談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精彩導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14(03):157-159
[4]牛小磊.授之以漁 寓“創(chuàng)”于教——談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創(chuàng)作教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