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娟,包小峰,王玉琴,黃 超,許曉樂,孟國梁
(南通大學藥學院藥理系,江蘇226001)
現(xiàn)今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具有較強的外語交流能力是高素質醫(yī)藥學專業(yè)學生的必備條件。當前藥理學進展日新月異,而這些知識大多以英語論文形式出現(xiàn)在學術期刊上,假如我們的學生不懂藥理學專業(yè)外語,必然會導致知識的落后,不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和對外交流[1-2]。本文結合南通大學藥學院開展的藥理學雙語教學實踐,針對藥理學教學內容選取、課堂教學組織、教學效果評價的工作進行簡要小結。
1.1 教材選取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包括病原體)間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和機理的科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主要特點在于它和其它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和藥物科學相互滲透,是一門橋梁課程。藥理學教材的正確選擇和合理使用是雙語教學成功實施的第一步[3],中英文教材分別選用:《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Bertram G.Katzung,,Susan B.Masters,Anthony J.Trevor,12thedition) 和《藥理學》(楊寶峰主編,第8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此外,經過大量調研比較,選擇的擴充性雙語資料包括:《Clinical Pharmacology》(D.R.Laurence,P.N.Bennett,M.J.Brown,8th edition,1999,科學出版社);《Phamacology》(Richard A.Harvey,5th edition);《臨床藥理學》(徐叔云主編,第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新編藥物學》(陳新謙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由于網絡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強、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總結出幾種可供學習的網絡資源:加利福尼亞大學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劍橋大學機構知識庫http://www.dspace.cam.ac.uk/,美國密西根大學論文庫http://deepblue.lib.umich.edu/index.jsp,美國Pubmed數據庫http://www.pubmedcentral.org/。
1.2 教學內容 實施雙語教學應遵循“經驗曲線效應”和“循序漸進”的原則[3],由于雙語教學課時有限,故在教學實踐中以突出重點、形成聯(lián)系、注重啟發(fā)為出發(fā)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共分為9個內容講解,安排見表1。
表1 雙語教學內容及學時的安排
續(xù)表1 雙語教學內容及學時的安排
2.1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課堂講授法,同時結合實驗演示、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和學以致用的能力。(1)課堂講授:教師重點講授藥物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講授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要深入淺出,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2)實驗演示:疾病發(fā)病機制及藥物作用機制是講授的難點,僅通過文字描述難以讓學生達到理解的目的,以動畫的形式可以深入淺出地演示發(fā)病原理及藥物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探索的興趣,幫助他們理解這些難點。(3)小組討論:教師提出問題或主題[4],學生自由分組,5~6人一組,組織材料并進行課堂陳述,雙語陳述時間為15分鐘,教師給予點評,以提高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理解水平和專業(yè)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2.2 教學手段 教師通過教學課件、英文藥理學網站等多種手段對雙語藥理學教學進行改革。(1)通過多媒體演示系統(tǒng),利用課題組教師自主開發(fā)制作的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以形象和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資料,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2)充分運用網絡在線視頻等豐富課堂資源,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教學效率。例如,講授Part8時可以結合“青霉素發(fā)現(xiàn)”、“拉斯克獎官方對屠呦呦采訪”等視頻鏈接或下載視頻,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3)充分利用南通大學“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在首次上課時將本課程雙語課相關資料網站提供給學生,然后每次課前通過網絡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對課堂上布置的作業(yè)、小組準備完成的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查詢網絡資源完成,學生可在網絡上溝通討論,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將疑問提交給老師或同學幫助解決,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
3.1 考試形式改革 藥學院藥理系在南通大學率先實行考試形式改革,采用現(xiàn)代標準化考試通用題型(A型單選題、B型配伍題和X型多選題)。藥理系以全國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學大綱和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全國高等學校衛(wèi)生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新版為基礎,組織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編寫《藥理學應試實訓題解》一書,其內容涵蓋了藥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標準化考試可以避免漏題、改分舞弊和抄襲作弊的行為??己丝偝煽冇善谀┛荚嚦煽?0%+平時成績10%+實驗考核10%組成。平時采用課堂提問、小測驗并及時講解等多種過程性評價方法[6],收集學生反饋意見,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同時讓學生也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對知識的理解有所偏差的部分[7]。
3.2 學生評教指標 (1)教學態(tài)度(共20分):含板書整潔,語言規(guī)范流暢(5分);備課充分,熟悉教學內容(10分);講課精神飽滿、有感染力,教態(tài)親切自然(5分)。(2)教學內容(共40分):含教學內容充實、信息量大(10分);講授知識準確、深入淺出(15分);教學過程思路清晰,突出重點與難點(10分);聯(lián)系實際,舉例恰當,針對性強(5分)。(3)教學方法與手段(共20分):含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能給學生思考、創(chuàng)新的啟迪(10分),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5分);因材施教,能使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5分)。(4)課堂教學效果(20分):含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學習(5分);嚴格要求學生做筆記(5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普遍反映收獲大(10分)。
通過藥理學雙語教學實踐,學生的反響較好,認為主講教師口語標準,表達流暢,信息量豐富,使學生專業(yè)英語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課堂教學采用追問式教學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度,為今后出國留學提供很大幫助;學習中采用大量英文文獻,雖然初學時感到很痛苦,但一個學期下來感受到閱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通過學習對疾病發(fā)病機制及藥物作用機制的充分了解,對以后從事相關工作產生極大的興趣[8]。
藥理學是南通大學藥學院首次開設雙語教學的課程,而該課程的學習又涉及到許多前修基礎課,在起步階段不可避免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始終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本著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精神,遵守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努力使藥理學雙語教學水平在日后進一步提高。
[1]李明凱,羅曉星.藥理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探討[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0,18(6):1176-1178.
[2]李順英.雙語教學文獻綜述與分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6,14(5):556-557.
[3]徐江平,程玉芳.藥理學教材編寫與使用的幾點體會[J].中國藥理通訊,2012,29(4):33-34.
[4]慕景強.PBL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研究[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4,12(3):170-173.
[5]魯艷柳,何芋岐.從藥理學角度探索學科整合型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34(1):120-122.
[6]伍義行,胡華軍,張永勇,等.藥學專業(yè)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思考[J].藥學教育,2013,29(3):1-4.
[7]楊迎暴,羅景慧,饒進軍,等.從多環(huán)節(jié)提高藥理學教學效果[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10,12(4):352-354.
[8]周淼,盧依平.形成性考核的優(yōu)點[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