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萍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將越來越越多的關注點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特別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幼小銜接,更是現(xiàn)在教育的一大探索要點。孩子到底該不該在上小學前進行一些必要的小學教育呢?本文將研究現(xiàn)在幼小銜接的的現(xiàn)狀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 幼小銜接 現(xiàn)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1幼小銜接實施的必要性
幼兒教育系指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我們習慣上稱之為“學前教育”。小學教育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第一階段的教育,一般以7-13 歲兒童為對象,為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作好初步社會生活準備的教育。
近兩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屆對幼小銜接教育的研究空前熱烈,許多教育研究者把幼小銜接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加以研究,逐步形成了幼小銜接教育研究的濃厚氛圍。幼小銜接是終生教育中最基礎的一步,日益引起廣大教育者和幼兒家長的重視和關注,成為教育領域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中,存在著生活和成長環(huán)境的轉換,認知目標、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變。而這種轉變,他們之間又有連續(xù)和階段性。因此,對幼兒而言,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其人身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然而,盡管我國幼小銜接教育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但是關于幼小銜接的許多基本問題還不夠深入和透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生活、心理、學習上出現(xiàn)斷層,兒童厭學等。特別是集鎮(zhèn)內幼兒園和小學在教育行政部門引領下共同開展師資培訓、課程銜接、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能力培養(yǎng)、家長工作等內容的多向互動研究還比較少。因此,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幼小銜接教育實踐研究非常有必要。
2幼小銜接的現(xiàn)狀調查
作為鄉(xiāng)鎮(zhèn)一線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更是切身體會到幼小銜接對孩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的重要性。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lián)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基層的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學生教學工作計劃,幫助兒童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為了更好的了解家長朋友對于幼小銜接的需求和明白現(xiàn)階段的幼小銜接現(xiàn)狀。制定了相關的調查問卷(見附錄)。得到了相關的數(shù)據(jù)(如圖1)。
本次問卷共下發(fā)268份,下發(fā)單位包括湯溪鎮(zhèn)中心小學的幼兒大班以及鎮(zhèn)上的其他幾家幼兒園大班學生家長,回收256份。其中第一部分家庭情況方面,發(fā)現(xiàn)孩子的家庭情況一般及較好的較多,家庭情況較差的僅占4.3%,說明大部分孩子的家長具備提前送孩子提早接觸小學教育的經(jīng)濟實力;此外,根據(jù)問卷反映,已經(jīng)開始直接或間接接觸小學教育的孩子多達64.4%;并且有96.5%的學生家長也希望學校能夠出臺相關的的教學措施,避免他們盲目的帶孩子上輔導班。
綜上所訴,家長對于孩子們是否應該提早接觸小學的教育,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該讓孩子掌握一些怎樣的習慣以及能力,根本不夠了解,只是盲目的看見其他孩子家長在送孩子去上輔導班時,為了不讓我的孩子拉下,而盲目跟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學校應該怎么做呢?
3幼小銜接的實施措施
為了更好的開展幼小銜接教育,也為了孩子們能夠更加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我校于當?shù)赜變簣@協(xié)作開展了一系列的銜接活動。
首先,學校開展了一年級教師到幼兒園大班學習交流,并定期組織幼小教研活動:包括定期下幼兒園聽課,了解幼兒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大班孩子對小學的期待值;和幼兒教師座談,了解幼兒階段孩子們所掌握的一些行為習慣;
其次,為了讓孩子們更早的適應小學生活,幼兒園和小學進行協(xié)調,幼兒園組織大班的孩子們到小學參觀學習。于是早上8點孩子們早早的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小學,體驗小學生的生活日常,今天他們是一名小學生啦。體驗開始,包括參與到早上的升旗儀式、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當孩子們聽著國歌聲唱著國歌時,孩子們切身體驗到了小學生活,一天的體驗下來,孩子們開開心心的回家。和家長訴說著小學的種種,減少孩子上小學前的恐懼,增加孩子上小學的期待感。
4期待
幼小銜接的道路是曲折而又漫長的,我們只是剛剛起步,特別是像我們這種集鎮(zhèn)的幼小銜接,面臨的挑戰(zhàn)更是巨大:家長水平層次不一,年齡眼界也大不相同,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值出現(xiàn)了極大的偏差;在加上現(xiàn)在的幼小銜接理念層出,模式多樣,但要選取一種適合集鎮(zhèn)有效銜接的確并非易事。現(xiàn)在,我們的道路漸漸的明朗。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我們的隊伍,為我們這條還不夠明朗的道路助力。
參考文獻
[1] 朱曉曼.中國教師新百科(小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2] 陸鳳巧.利用多種渠道搞好幼小銜接[J].早期教育,2005(05):123-124.
[3] 王聲平,楊曉萍.近二十年我國幼小銜接研究評述[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01):69-71.
[4] 陳景凡.淺析我國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08(11).
[5] 張倩倩.淺議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銜接[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