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茵娜
【摘要】 近年來,我國的校園暴力現象日益增多,已經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身心健康關系著他們的未來。校園暴力的頻發(fā)與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法律意識不高具有密切聯系,這是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本誘因,學校作為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場所,也是產生校園暴力的重要場所,校園暴力的外在條件。道德與法治是學生初中階段一門基本的德育課程,對于防范校園暴力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 初中教學 校園暴力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5-004-01
0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基本的德育課程,其目的在于凈化人類的心靈,改造人們的靈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校園安全教育時要采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也要讓學生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在教學全過程中體現對生活的尊重的情懷。但實際上,教師受到評估體系的影響,授課方式仍然缺乏生機。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始終充斥著說教意味,教學目標局限在學生的分數,教師采用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傳授有關知識內容。然而,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進入快車道,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師過于枯燥的說教方式不能吸引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興趣。同時,初中生沒有相應的自制力,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管理,而使學生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并學會正確應對校園暴力,這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內容。學校應該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去感知身邊的校園安全問題,要學會愛護自己的同時,還要愛護他人的生命。歸根結底,就學生而言,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就是價值觀念偏差和生命教育欠缺導致的。那么如何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來進行防范校園暴力,研究的價值便變得愈加重要。
一、弘揚法治精神,提高學生法律意識防校園暴力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國家和中華民族缺少公認的價值觀,那么就無法引領國家走向繁榮富強;如果個人的價值觀出現扭曲,那么這個人就不會有很好的發(fā)展。國家的發(fā)展依賴法律的保障,法律可以有效治理國家,堅持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有利于保證我們國家長治久安。在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理念的融合,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學生知法懂法,形成法律觀念。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以及其與法治社會的聯系。加強初中生的法治教育,要堅持以憲法為教育的基本核心,全方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從思想上讓初中生學會知法、守法和用法,并將其內化為初中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道德規(guī)范和法治精神來闡述有關社會規(guī)則和公平正義,對社會規(guī)則和正義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規(guī)則意識、法治觀念和公平正義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法治”、“誠信”和“公正”的理念。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防止參與校園暴力,把想參與的行為扼殺在萌芽中,最終達到防校園暴力的效果。
二、正視青春期與自我的發(fā)展防校園暴力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傳統教學過分關注學科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積極心理與行為的引導,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出現了學習成績下滑、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和曠課早退現象增多。對于學生可能出現的校園暴力行為,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積極的疏導和解惑。對于學校所有學生都要予以積極的關愛和平等的對待。在進行有關成長中的我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正視青春期的美好,體驗成熟道路的美好和幸福;也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塑造一個美好的自我。在進入初中時,新鮮事物會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初中生活讓學生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中。教師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會學生,面對陌生的新環(huán)境,要積極應對不適感,尋求并找到不適感的原因,并幫助他們在心理層面上進行及時調整。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要正確分辨“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異,讓學生看到進步的同時,也要理性看待現實性的差距,要實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讓學生對自己的非理性認識轉變?yōu)槔硇哉J識,要讓學生學會內外兼修,以內補外,揚長避短,增加自信心,讓自己認同自己。通過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發(fā)展的矛盾和思維的偏激,教導學生學會使用正確的宣泄方式。
三、情景教學法有效防校園暴力
通過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上,添加有關防范校園暴力的內容,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內心的情感體驗。情景教學就是要通過模擬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激起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思維過于僵化,情景教學讓學生產生新鮮感,有利于學生打破慣性思維,讓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點和生活上的細節(jié)聯系起來,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梢栽O置一些情景讓學生模擬,如在放學上學的路上遇到同學在打仗或者要對自己實施暴力侵犯,你會怎么辦?如果自己是一名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對于身邊同學造成傷害,自己又會產生何種體驗?通過逼真的模擬,讓學生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還要學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結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防范校園暴力,從課程教學的角度切入,能夠幫助學生從知識層面和認識層面產生積極的效果。讓學生生活的現實升華到認識,再從認識指導學生的實踐。讓學生用心去感悟校園暴力的危害,既不讓自己成為危害校園安全的危險分子,也不讓自己在校園暴力發(fā)生時受到傷害。學生要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掌握基本的自救方式。在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要學會以智慧化解自己的蠻勇,用見義智為替代見義勇為,讓學生形成完整的生命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