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皓翔
摘要:從當前的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來看,普遍存在鑒賞能力不高的現(xiàn)象,并且我國國內各大高校對于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音樂教學方面,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能力應該成為當前大學教學的重點之一。通過對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而本文將淺析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及培養(yǎng),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鑒賞;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音樂鑒賞能力作為個人綜合素質體現(xiàn)的重要方面之一,應該得到大學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從當前的局勢來看,大學生掌握音樂鑒賞的技巧比較匱乏,但喜歡聆聽音樂的學生卻不少,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愛好,改變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形式,在新策略下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
一、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一)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屬于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高校教育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音樂鑒賞能力納入了素質教育的范疇,因此,重要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符合當前教育的趨勢。音樂本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它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時代性、藝術性和民族性,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豐富自身的感官認知和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陶冶情操,使得學生獲得美得體驗。由多種特征融合的音樂,是許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所應該體現(xiàn)出來的,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使得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教學體制改革以來,素質教育一詞已經(jīng)成為熱點話題,但如何培養(yǎng)好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廣大教師進行不斷地探究和實踐,最終實踐出良好的教學策略。教育部曾明確指出,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所應遵循的基本方向,實施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健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也是對于大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健全學生的完美人格和個性的體現(xiàn),使得學生能夠活出自我,具備放飛自我的精神。曾有學者在我國高校中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喜歡流行音樂的學生占百分之七十五,而喜歡我國古典音樂的學生占百分之十五,喜歡外國古典音樂的學生占百分之十二。通過對于喜歡不同音樂類型的學生人群進行劃分,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偏向于喜歡流行音樂,這源于這部分大學生的愛好、性格和生活方式比較相似,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個體性格特征是影響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健全個體性格的有效方法。
二、培養(yǎng)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策略
(一)高校教師應該增加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1】。導致我國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不足主要源于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得到高校教師的相關重視,導致該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處于被忽略階段,因而,高校教師通過增加對其的重視程度,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面試的窘境。同時,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從我國當前的音樂教學現(xiàn)狀來看,不少高校沒有開設音樂課堂,只有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才開設了相關的音樂課,而其余非專業(yè)的學生則主要學習其他知識。少部分開設音樂課堂的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也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大部分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玩手機、睡覺、發(fā)呆的現(xiàn)象數(shù)不勝數(shù)。由此可見,我國的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因而,教師在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應該引導學生逐漸重視音樂鑒賞能力鍛煉對于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配合教師取得共同進步。
(二)高校教師應該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音樂教學工作,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2】。音樂教學屬于大學課程中的選修課程,而大部分學生對于選修課程通常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偏向于采取無所謂了態(tài)度對待,導致音樂鑒賞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這就要求高校教師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的教學,如聘請名人授課、音樂知識講座等形式,提高音樂選修課的趣味性和知識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多方位的展示音樂知識與技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到有效性教學【3】。但在教學曲面的選擇上,也要求教師結合時代的特征,最大限度的擴大選材的范圍,使得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夠得到大范圍的培養(yǎng)。
三、總結
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聽音樂的習慣,向學生傳授更廣、更深的音樂知識,使得學生不僅僅是聆聽音樂的曲調和聲音,同時也能帶有賞析能力體味音樂,把握音樂中所傳達出來的感情與精神。高校教師除了可以采取增加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和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音樂工作的形式,還可以不斷在實踐中探究和發(fā)現(xiàn)其他有效途徑,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悅.《淺談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學術期刊《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年z2期
[2]呂瑋.《淺談如何加強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學術期刊《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年4期
[3]朱祈賢.《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途徑探討》,學術期刊《北方音樂》,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