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美
摘 要: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應針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合理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驗氛圍,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與鑒賞能力,并根據素質教育要求,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學能力,確保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之下,促進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工作的良好實施。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中等職業(yè)學校 音樂教育 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3(a)-0000-00
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為學生提供體驗式教學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熏陶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機制,在學科內化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充分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積極作用。
1 體驗式教學分析
1.1 含義
體驗主要是人們親自參與到某項活動的基礎上,針對活動形成的認知與體會,且在親自參與實踐活動期間,能夠提升人們認知水平與程度,且促進人們熟練掌握知識。對于體驗式教學而言,就是在教學期間,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情境實踐活動中,在活動期間能夠形成一定的體驗,促進個體與群體之間的良好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與協(xié)作能力,并形成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體驗式氛圍中,能夠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期間理解與掌握知識,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滿足當前的教育教學需求[1]。
1.2 特點分析
對于體驗式教學而言,具備親歷性的特點,主要因為在教學期間,學生需要針對學習內容進行了解,并反思自身的學習情況,了解其他學生學習習慣,總結先進的經驗,并在群體活動中得到角色體驗,更好的感受教學內容,加深知識的理解力度,提升知識學習水平。例如:在音樂教學期間,教師要求學生聆聽音樂或是歌曲,感受其中的旋律與風格,更好的理解作品內涵與情感。且在體驗期間,學生之間的個體存在差異,在客觀差異的影響之下,不同學生的愛好與特點不同,因此,體驗式模式的設計具備差異性的特點,可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學工作有效性。同時,教師應用體驗式模式開展教學工作,能夠指導學生正確選擇音樂作品,并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與選擇的機會,在體驗音樂的基礎上,能夠領悟音樂中的內涵,并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與鑒賞能力[2]。
2 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措施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期間,教師應合理使用體驗式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多元化與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機制與模式,全面提升音樂教學工作水平,并結合當前的教學要求,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整體教學工作水平。具體措施為:
2.1 聲樂教學期間的應用措施
對于聲樂教學而言,屬于音樂教學期間的重點內容,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學期間,教師需合理使用體驗式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提升聲樂教育工作質量,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聲樂教學期間,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需求與學習特點,將體驗式模式融入其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并指導學生合理理解教學中的具體內容,以此提升學習與理解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漁光曲”聲樂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建體驗式模式,為學生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要求學生扮演漁夫等角色,合理的感受與體驗歌曲中悲慘情感,并且要求學生理解歌曲中角色的表達情感,體驗哀傷與壓抑歌曲情緒,以此提升學生思想情感的感悟水平,增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且在聲樂知識教學工作期間,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創(chuàng)設情境,加大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力度,并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我和草原有個約定”聲樂課程知識的時候,可使用多媒體工具開展教學工作,為學生播放圖片或是課程視頻,使得學生在觀察期間,能夠體驗其中的愛國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品質,以此樹立正確觀念。同時,中等職業(yè)院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具備職業(yè)性的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可以根據職業(yè)教育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以此形成良好的職業(yè)教育模式與機制[3]。
2.2 在音樂鑒賞中的應用措施
音樂鑒賞實際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可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所以,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使用體驗式模式開展活動,指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并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并提高綜合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期間,部分學校不重視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且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無法創(chuàng)建現代化與新型的音樂教育活動,難以提升學生積極性,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在教學中,需根據素質教育要求,重點關注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將體驗式模式合理融入其中,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有效性,促進音樂教學工作的良好實施。比如:教師在講解“黃河大合唱”知識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建提問情境,加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力度,并指導學生想象黃河壯觀的情境,并形成良好的思考模式,在此期間,教師需針對歌曲的背景與內涵等進行講解,使得學生體驗歌曲中愛國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愛國思想。同時,教師在教學期間需指導學生親自參與到體驗活動中,更好的感受音樂旋律與曲調,并了解風格差異情況,提高學生歌曲理解能力與鑒賞水平,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4]。
2.3 音樂學習中的應用措施
在中等職業(yè)院校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重點關注學生音樂學習環(huán)節(jié),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并激發(fā)學習興趣,全面提升音樂素養(yǎng)與學習水平。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驗氛圍,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情況下,提升教學工作質量與效率。例如: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特點與愛好,并將學生組建成為多個探討小組,在小組探討期間,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并保證教學效果。中等職業(yè)學校也可以開展競賽活動,使得學生在豐富競賽活動中,能夠養(yǎng)成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習慣,并根據競賽的要求學習與掌握知識,全面了解各方面內容,增強學生藝術修養(yǎng),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等機會。在學生展示自我的情況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培養(yǎng)音樂學習與掌握能力,充分發(fā)揮體驗式模式的積極作用[5]。
2.4 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應用措施
中等職業(yè)院校音樂教師需合理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根據學生的需求與特點等,營造良好的體驗式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創(chuàng)新活動中。對于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而言,主要表現在作曲方面,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渠道搜索知識,并在聆聽音樂期間了解作曲背景與內涵,然后結合當前自身情況進行作曲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教學工作效果[6]。
3 結語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制定完善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并針對教育方式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鑒賞能力,在新時期發(fā)展背景之下,提升整體教學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永聰.讓體驗式教學走進中職數學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9):216-216,217.
[2] 梁學光.體驗式教學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5(3):112.
[3] 繆玲娟.體驗式教學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嘗試[J].音樂時空,2014(23):186-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