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艷 唐海燕
摘 要 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在開展課程教學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升,確保學生有效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使其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等能力得到提升。很多學校都在積極推進學科改革,注重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高中課程教學,更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文主要以音樂欣賞課程為例,對學習目前課程教學現狀、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及其應用策略和未來發(fā)展展望進行全面探究。
關鍵詞 中學 音樂欣賞課程 小組合作學習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手段,探索符合學情和科目內容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當前教學的一個重點工作。在新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各類新的教學方法也層出不窮,對于音樂欣賞課的教師來說,需要結合課堂開展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策略,這樣才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對于學校來說,有必要明確音樂欣賞課程的發(fā)展現狀,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1中學音樂欣賞課程開展現狀分析
1.1學校的課程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由于中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因此很多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對于音樂欣賞課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音樂欣賞課作為“配角”而存在,學生們整體對于音樂欣賞課的重視程度也有待提升。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新時代,學校教育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欣賞課也需要得到重視,因此學校首先應該注重課程宣傳,讓學生了解音樂欣賞課的重要作用,注重課程改革,提升音樂欣賞課程的課堂效果。
1.2教師的課堂教學手段有待豐富
目前學校雖然積極推進教學手段改革,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但是從音樂欣賞課的整體開展情況來看,教師課堂教學手段仍然有待豐富,同時在采取新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教師與學生應共同努力,探索更多兼具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音樂課堂教學方式。在豐富課堂教學手段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兼收并蓄,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推陳出新,這樣才利于探索出符合學校課程教學實際的教學方式。
1.3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在學情了解活動開展中發(fā)現,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yǎng)水平不高,這說明在今后的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走進音樂才能夠逐漸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更多的音樂知識。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整體的音樂水平和能力,注重因材施教,選擇難度適中的教學內容,不斷提升音樂欣賞課程的適用性。
2音樂欣賞課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策略
2.1進行課前的教學準備
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之前,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教師和學生都要做一定的課前準備。對于教師來說,如果還沒有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任務布置,就需要確定課上小組合作教學的內容,以及整體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學方案的設計,利于教師對整體課堂進行掌握和感知,明確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同時還要對小組合作學生課堂學習時可能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進行預判。除此之外,還要明確的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分組,如何進行學生引導等問題。
如果教師已經將小組合作任務發(fā)布給各個學習小組,那么教師就應該明確學生在進行任務匯報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來說,需要適應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布置的課下合作學習任務,需要進行一定的準備,多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溝通。
2.2開展課上的教學組織
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時,對于未掌握的知識點,教師首先要進行知識的輸出,讓學生對于音樂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結合實際音樂案例分析,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學習中學音樂欣賞課第二單與《音樂風格》之音樂作品的時代風格相關知識時,音樂欣賞教師可以向學生對不同時代下音樂呈現出來的不同風格進行講解,然后播放書中給出的音樂作品。知識輸出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情況,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向學生播放各類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并給出時代選項,讓小組學生通過課堂討論,明確各段音樂所屬的時代,小組統(tǒng)一答案。在討論過后,由一人進行討論結果匯報,說明判斷依據,同時其他小組可提出對于答案的質疑,最終由教師揭曉答案,并且與學生一起探討相關知識。
小組合作教學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利于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通過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學習,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師生之間形成有效互動,提升班級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yǎng)。
2.3進行小組教學引導
課堂小學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中,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且應該走下講臺,多多傾聽學生的討論內容,明確學生在問題解決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時對于表現不活躍、或者過于活躍的小組都需要及時進行課堂引導,讓小組學生都能夠積極思考,參與到課堂中去。
教學引導還包括課堂學習秩序的維持,雖然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教師在課堂上起到的是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表現,及時調整整體的課堂情況,保障課堂秩序的同時,留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fā)揮個性的空(下轉第93頁)(上接第88頁)間。例如在教授中學音樂欣賞課第三單元《音樂與姊妹藝術的結合》相關內容時,學生在學習音樂與舞蹈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擅長舞蹈的同學展示自我的空間,注重學生個性表達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
2.4做好課后的教學評價
在課堂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需要當堂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梳理,對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重點強調。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整體評價,評價學生表現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肯定學生表現良好的一面,并且可以結合課堂整體情況,提出今后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應該進步和注意的地方,只有師生有效配合,才能確保音樂欣賞教學時效性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后還應該注重學生課堂反饋,就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更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接下來音樂欣賞課程開展中及時進行教學形式和策略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學習興趣。
3音樂欣賞課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展望
3.1創(chuàng)設多樣的小組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教學可以有多種的表現形式,這樣教學在課程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就會有多樣化的選擇。最常見的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學生之間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可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同時,在今后音樂欣賞課程開展過程中,還可采取師生小組合作形式,通過音樂欣賞課堂,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例如我填詞來你作曲,教師可以結合某一主題,讓學生進行歌詞創(chuàng)作,然后由教師結合歌詞進行作曲,通過師生互動與合作,更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
3.2構建特色的音樂欣賞教學體系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之下,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情況,構建起一個特殊的教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進行適當拓展,并且利用現代輔助教學設備,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音樂欣賞課堂上引入流行音樂與本土音樂元素,流行音樂元素的引入,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關注點,本土音樂元素的應用,更利于學生了解本地音樂發(fā)展,集成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同感。
3.3探索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機制
通常來說,學校會采用考試的方式對于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定,但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在新的教學手段應用過程中,學校應該探索多元化的學生課程成績評價機制,將考試成績、學生課堂表現等都納入到成績評定范圍之內,這樣學生的考試壓力也會得到減輕。
實際上,考試只是一種形式,開展音樂欣賞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因此對于學校來說,今后工作的開展可以進行課程評價機制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這樣更利于減輕學生課業(yè)壓力,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當中。
4結語
總而言之,在今后中學音樂欣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課程組織開展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梁淑君.關于新課程下高中音樂鑒賞互動式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6(12):150-151.
[2] 李玲君.高中音樂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胡豐涓.“探索—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