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 史永芳 蔣小輝 鄭曉東
摘 要:機械制圖是一門工科類的關于看圖和識圖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有趣味有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隨著計算機繪圖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圖學教學方法的弊病也日漸顯露出來,本文提出“以競賽為激勵下的圖學課程項目驅動一體化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思想,以“用院級、校級以及國家級等多層次的圖學比賽”,充分調動師生參與積極性,將傳統(tǒng)工程圖學與競賽、工程實際需要緊密連接起來,最終達到提升工程制圖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項目驅動 一體化 競賽激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c)-0157-02
《機械制圖》、《AutoCAD》等圖學相關課程是研究工程與產(chǎn)品的圖形信息的二維和三維表達、圖形理解和圖樣繪制的技術基礎課。如何通過各項措施充分調動師生參與積極性,以“成圖大賽”等比賽作為交流、檢驗、學習的平臺,將傳統(tǒng)工程圖學與競賽、工程實際需要、國內外工程圖學先進教學理念緊密連接起來[1-2],本文以我院機械圖學課程為例,對目前圖學課程及競賽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就如何在競賽激勵下,對圖學課程進行一體化教學進行研究,對提升工程制圖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研究意義。
1 我院機械圖學課程和相關競賽的現(xiàn)狀分析
1.1 圖學課程授課情況簡介
以我院機械專業(yè)圖學課程為例,《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等5門課,其中《機械制圖》和《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為圖學基礎知識和國標,實訓部分主要為《機械零件測繪》;《CAD軟件及應用》,《機械建模與仿真》,《先進成圖技術》為選修課。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
(1)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的缺乏,實踐課程的相對滯后,導致學生無法保持學習興趣的延續(xù)性。
(2)不同圖學課程間隔較大導致知識的遺忘。不同課授課時間間隔長達5~8個月,如果不建立內部關聯(lián),好多理論知識在軟件時基本全忘記了,許多同學可能學會了AutoCAD和SolidWorks,但是卻連基本的繪圖常識都不清楚。
(3)圖學課程之間的教學延續(xù)性不夠。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太弱,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一條主線,例如學習CAD不強化國標和專業(yè)知識,那么學習完你記住的無非是一些命令和操作。
1.2 圖學類競賽與獲獎情況
從2015年起,我院學子在校賽中獲獎逐年增長,近兩年的國賽中,我院共獲得9項國家一等獎,4項國家二等獎。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1)比賽參與面不夠廣,參與比賽的始終是那些學生,這對于提高該專業(yè)學生的整體制圖能力顯然是不夠好的。
(2)比賽的形式比較單一,主要為如表所示三個比賽,比賽內容為平面手繪和計算機繪圖,使學生的新鮮感不足。
(3)比賽與實際教學脫鉤
由于指導教師人數(shù)較少,因此無法大范圍地及時將制圖比賽中所體現(xiàn)的現(xiàn)代先進制圖技術與理念帶入課堂,影響了先進制圖教學思想的傳播。
(4)競賽對于教學的促進不夠。
對于參加比賽的熱情很高,但由于經(jīng)費、院系協(xié)調、教師數(shù)量等原因,實際參與人數(shù)一直較少,影響了比賽成績與影響力。
(5)由于指導教師的投入有限,人員時常變化,對于參賽隊員的選拔、訓練方法、培養(yǎng)模式、淘汰機制、比賽心理輔導的探索、總結較少,影響了之后比賽的延續(xù)。
2 競賽激勵下的圖學課程項目驅動一體化教學
鑒于以上的圖類教學過程和相關競賽的現(xiàn)狀分析,主要問題無非兩個:(1)競賽與教學、圖類課程間關聯(lián)不夠;(2)項目案例教學的缺乏。項目驅動法主要是指將實踐性應用作為其根本性的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導作用,圍繞著整個項目設計教學內容來進行。競賽激勵機制來源于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提出的“快樂教育”的思想,通過給學生以一定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滿足和刺激,使其實現(xiàn)自主學習、自愿學習[3]。
2.1 基于專業(yè)課程大類劃分的“項目、學生、競賽”的中心架構
根據(jù)圖學課程中存在的課程間聯(lián)系太弱的問題,以機械專業(yè)為例,可將機械專業(yè)課程分為幾大類:如圖學類、設計類、控制類等等。
圖學類的相關課程有“《機械制圖》《AutoCAD》《機械建模與仿真》等,相關競賽有“高教杯全國先進成圖與技術創(chuàng)新大賽”;設計類的課程有“《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相關競賽有“全國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控制類的課程有“《機電傳動控制》《PLC》等”,相關競賽有“全國西門子杯先進制造大賽”
根據(jù)大類的特點,以圖學類為例,此類課程的教學目標都圍繞著“畫一幅機械專業(yè)圖紙”,其課程教學設計中可以市場調研和全國大賽的大綱相結合,再結合我院學生的特點,將大類的課程整合為若干教學項目,將原來的以“課堂、老師、書本”為中心的架構變?yōu)椤绊椖?、學生、競賽”為中心的架構,可以更好提高教學質量。
2.2 競賽激勵下的圖學課程項目的教學設計
(1)圖學課程教學中的多層次競賽激勵。
如表1所示,結合教學設計,在圖學課程中可以通過單項競賽和各級綜合賽來逐步提高學生的制圖能力。比如在《機械制圖》講授期間可以通過大作業(yè)比賽或趣味繪圖結合教學項目考核來完成。教學中以項目為驅動、以競賽為導向,讓學生在教學中圍繞項目作業(yè)充分進行實踐學習、并結合競賽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
(2)基于項目和競賽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
從教學內容上,將圖類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項目驅動和競賽激勵相結合,可以通過項目教學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改革傳統(tǒng)考核方式,優(yōu)化教學質量,并且可以促進圖類課程間、大類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
3 結語
競賽激勵下的圖學課程項目驅動一體化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和意義。
(1)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一體化,從二維到三維,從手繪到機繪,對促進學生的就業(yè)率也有著積極意義
(2)利用多層次的圖學比賽檢驗教學成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圖學相關課程的課程建設,繼而推進大專業(yè)建設,促進圖類課程相互間更好融合;。
(3)更好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更早更多發(fā)現(xiàn)好的競賽選手組建競賽隊,為我院的其他競賽提供了后備人才隊伍,對于學好本學科的其他相關課程及實踐課程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鄭飛龍,陸長勝,吳宗武,等.以賽促學多維度提升工程制圖教學效果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31-132.
[2] 陳亮.工程制圖教學中的競賽激勵機制[J].工程圖學學報,2009(5):144-146.
[3] 張鋒.基于項目驅動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5(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