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包括農村都已在小學階段紛紛開設了英語課程。而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語法知識較多,處理起來難度也較大。枯燥乏味的語法說教不僅讓學生很容易厭倦英語的學習,而且收到的成效也不大。生動多樣的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是針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語法教學;現(xiàn)狀;問題;策略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和各地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中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現(xiàn)在不提倡語法了,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淡化語法是必然的趨勢”?!罢Z法教學無用論”?不像。因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是花大量時間來進行語法教學。有位教師形象地概括了他們的做法:有人聽課就“交際”,沒人聽課就“語法”;敞開門講“素質”,關上門搞“應試”。小學語法教學存在著矛盾。
一、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
(一) 滿堂灌——“說教式”教授語法知識
在英語教學中,若過分強調語法,把它當作知識來教,枯燥乏味的說教,既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又很容易使他們學成啞巴英語或是文盲英語?!罢f教式”地教授語法知識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我們主要學習了四種語法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有的教師在學習這些語法知識時,只是讓學生不停地做相應的練習,這種題海戰(zhàn)術不僅會給學生增加學習的負擔而且枯燥乏味的練習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二) “聞語法而色變”——避而不談語法
在公開課中,許多教師打著“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學習英語語言,而不是學習英語語法”的旗號,來弱化或回避英語語法教學。他們認為一節(jié)課如果插上點語法教學,那將是一個敗筆。老師在教新的語法句型的時候,先說一個句子,然后讓學生模仿教師的那一句與語法相關結構的句子,如果學生說錯了,坐下,換一個人再說,再錯,再換一個人說,讓學生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之下,經過多次的機械重復之后終于說對了,教師為了糾正錯誤忙的是不亦樂乎,學生學完之后卻是云里霧里,一轉身,就忘得干干凈凈。盡管如此,教師仍不愿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語法知識進行適當的適時地講解或點評。他們“聞語法而色變”,學生無法掌握語法基礎知識。
(三) 為了應試——強行記憶語法規(guī)則
語法枯燥,語法難教但是為什么許多教師仍頂著頭皮上,在課堂教學中仍花大量的時間來教語法、練語法呢?這是應試教育的結果。教師平時對語法知識的灌輸視而不見,面臨考試,來個臨時抱佛腳。堅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于是印出要考的語法知識,讓學生千篇一律地背。這種機械式的背誦猶如囫圇吞棗,沒有消化的過程。學生沒有質疑沒有交流更沒有感悟,對他們來說,語法學習只是一味的機械記憶,一旦運用到實際中,便會漏洞百出。如讓學生強記“不同人稱主語與be動詞的搭配”。這種不求甚解,只求應試的語法教學,得到的成效是可想而知的。
二、 語法教學的解決策略
(一) 循序漸進,分散難點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應使學生通過接觸、理解、操練、運用語言等環(huán)節(jié),逐步實現(xiàn)語言的內化和整合,從而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動詞不定時I want to...時,教師通過十一長假的活動導入本課的學習重點I want to...,讓學生接觸和感知新的語言項目,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句型的意義。
(二) 巧設話題,情境體驗
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言才能達到真正地理解和運用,所以教師可利用真實的情境或設計模擬的情境進行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更趨于形象化、直觀化和真實性。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要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例如:在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的語法知識,教師做幾個正在進行的動作比如散步、跑步、寫字……然后引出句型:Look, what am I doing? I am walking.讓學生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感知并理解,語法知識由抽象變得形象,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三) 趣味教學,提高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他們對語法這一概念很陌生也很模糊,很多學生認為語法難學,沒有意義。所以教師在語法教學時一定要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不能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應該采取小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教學。例如歌謠和順口的唱讀法,游戲等方法把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變成形象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掌握語法知識。如在教be動詞的用法時可以這樣有趣地唱讀: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學生很輕松地就熟練地掌握了。
三、 歸納整理,反復操練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歸納和總結是很必要的,在接觸、理解、體驗、操練、運用之后,進行歸納和總結,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笔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平時的語法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歸納和總結語法規(guī)則,這樣就能使語法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時,先列舉幾個例子讓學生觀察: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There are two books on the desk.然后分小組討論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點,通過觀察分析,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原來There be結構的句子中,動詞be用is還是用are通常取決于它后面的名詞數量。
語法是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是學生在語言交際活動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的依據和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并提高學生積極參與交流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應將語法教學以實現(xiàn)真實的交際意圖為中心的交際活動,是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服務的。小學英語的語法教學要做到“淡化而不忽略,重視而不死摳”。教師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精講多練,以練為主,點到為止,注重運用”,讓學生在練中有悟,在練中獲得聽、說、讀、寫等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語的語言習慣。
參考文獻:
[1] 仲辰.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3.
[2] 譚國棟.故事主題英語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D].山西師范大學,2013.
[3] 胡金華.淺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策略[J].赤子,2014(10).
作者簡介:張小芳,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區(qū)雙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