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習英語的一個關鍵階段,能否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在新的形勢下整體語言教學法顯現(xiàn)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極大優(yōu)勢,對于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學習內(nèi)容的實踐和運用能力都起到的推動作用,能夠發(fā)揮實踐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削減學生對英語的抵觸心,能夠達到很好地教學效果。文章從整體語言教學法相關含義以及特征出發(fā),闡明整體語言教學的重大含義,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相關人士對整體語言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整體語言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應用
一、 引言
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都大大推動了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英語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英語在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英語的學習變得必不可少,尤其最近幾年,英語學習在我國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學生初學英語的時間越來越提前,學習內(nèi)容越來越多,在學習中,初中階段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再停留在單詞、短語、句子的層面,對英語的學習更深了一個層次,強調(diào)對英語文章的理解,對英語的靈活運用,不僅在閱讀、寫作,英語也越來越被引導著參與到日常生活中,對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求都提升了一個檔次。在不斷發(fā)展的教育事業(yè)當中,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滿足不了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于是我們引進整體語言教學法,發(fā)揮英語的實際運用價值,透徹理解英語的各個知識點,懂得知識的文化淵源,深化學習,以達到日益提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二、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含義
整體語言教學(Whole Language)開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源于美國,這一教學概念首先在《世界圖解》中被提出,最開始應用于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學課堂,后來對英語為其他外語或者第二外語的教學模式的影響越來越大,流傳越來越廣,隨著普及率的提高,整體語言教學的體制日漸完善科學,對達到好的課堂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整體語言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的全面均衡學習與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課堂中尋找樂趣。在課堂中,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所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從學生具體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fā),教師以學生的輔導者而非領導者的身份存在,使得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都能被透徹把握與理解。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不做應試教育的機器,靈活學習,綜合學習,使得英語走出課堂,真正能夠應用于日常生活,滿足英語需求。
整體語言教學法強調(diào)“整體”部分,英語的學習主要貫穿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雖然把學習分為四個部分,但是不等于要把學習分割成這四大部分,如果單純的把四部分割裂開來,很容易造成知識的斷層,單詞、短語、句子、文章相當于英語學習的原子,多個原子的單純結(jié)合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它們之間可以得到有機的聯(lián)系,一定能得到“1+1>2”的理想效果。
三、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 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性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時很多情況下都會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分開。比如,在對新課程展開教學時,教師首先會講解其中的單詞以及短語,然后再對文章中的例如there be、倒裝句、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簡單句、賓語從句等重點句型展開講述,最后簡單瀏覽整篇文章。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涉及了很多的新知識、新重點,但是學生在接受新的知識過程中,沒有感受到新鮮血液的注入,知識單純的死記硬背暫時的保存在頭腦中,他們感受不到知識的鮮活,體會不到樂趣,甚至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而在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模式下,對新課程的學習會讓學生感受到有血有肉的存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情感投入在其中,因此能夠較好的把握新知識,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英語語感,能夠用靈活的方式運用英語,甚至用英語完成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聯(lián)系,課堂趣味性高,學生的回應強烈,興趣高漲。
2. 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在我國教育實際情況中,應試教育的痕跡特別明顯,比如單詞脫離句子,讓學生捧著單詞本從abandon開始背起,即使記了下來,但是僅僅是只停留在了記住的層面,至于對詞匯的靈活運用簡直癡人說夢,大搞題海戰(zhàn)術,將成績作為學校的宣傳資本,各種教育培訓機構(gòu)層出不窮,學生的學習壓力難以承受。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的成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筆試能力,但卻不利于口語交際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了解英語國家的國家文化,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表達方式,例如英語中instructor就與漢語中的“講師”的含義不盡相同,任何在大學里任教的教師都可以稱為“instructor”,因為美國的大學的教師職稱只有助教、副教授和正教授。漢語中的“老師”可以用來稱呼所有教育工作者或者德高望重的人,但是在美國用“teacher”稱呼大學教師,對方會感到受到了貶低,因為“teacher”一般用來指中小學或者幼兒園教師。整體語言教學法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傳統(tǒng)模式的這種弊端,實現(xiàn)課堂內(nèi)與課堂外的結(jié)合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四、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中的運用,應當注重新舊知識的結(jié)合,及時將新舊知識串聯(lián)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及時地對以往的舊知識進行鞏固,也能從舊知識中引申出與新課程的聯(lián)系,新舊知識系統(tǒng)掌握,學習更加全面透徹。通過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對知識的學習形成框架,深化知識的層次,所謂溫故而知新,也就是這個道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也會強調(diào)這種教學的方法,但是在整體語言教學中,還強調(diào)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jié)合,通過舉出實例,比如上面提到的“instructor”和“teacher”都需要聯(lián)系英語國家的文化特點,比如“紅”在中國象征著喜慶、昌盛的美好寓意,常常出現(xiàn)在慶典佳節(jié),而在英語里的“red”則象征著緊急、憤怒、危險等,比如red alert(緊急警報),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表達方式存在的很大的差異,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這種差異往往被忽略,但在整體語言教學中,這方面的工作就應穿插其中。
整體語言教學法旨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1. 在口語方面,整體語言教學法不再是單純的組織學生讀課文、讀課外的文章,而是鼓勵學生將英語的表達以另外鮮活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比如學生上臺做presentation,請學生用英語講述或者表演故事,或者是復述故事,或者給英語電影配音等多種形式。
2. 在閱讀方面,整體語言教學法主張從文章的題目出發(fā),猜測文章情節(jié),提出初步的假設,然后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以判斷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然后以自己的語言對文章進行概括總結(jié)。閱讀的材料一般選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貼近實際、具有閱讀價值的文章或出版物。例如:廣告、生活百科、小說、說明書等。其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3. 在寫作方面,整體語言教學法主張知識聯(lián)系實際,鼓勵學生勤聯(lián)系、勤動筆,日常隨筆、日記、筆記等都可以用英語簡單表達。鼓勵學生練出好的字體,保證書面的干凈整潔,公開展覽學生的寫作成果,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運用應該從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fā),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要在對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充分了解后進行。因材施教,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自然情景,使學生能既把握基礎知識又能展現(xiàn)自身個性。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語言發(fā)展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結(jié)語
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內(nèi)容增加,提高初中階段的教學質(zhì)量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整體語言教學法從學習、觀察、實踐、興趣等多角度出發(fā),將英語課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使得書本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更好地滿足了培養(yǎng)人才的標準。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跨度越來越大,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成為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整體語言教學法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課堂氣氛,使英語走出課堂。教育模式的改革永遠在路上,對提高課堂效率,提升中國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教學方式一直被探索。
參考文獻:
[1]秦瑜.整體語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95-96.
[2]康芬.整體語言法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好家長,2017(4):20.
[3]趙沛武.整體語言教學法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作用及實踐初論[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17):54.
作者簡介:吳紅燕,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五中學。